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人工智能與新聞從業(yè)者共處關系的建構——人機協(xié)同

作者:劉勇星來源:《視聽》日期:2021-01-15人氣:1415

人工智能作為備受關注的新興事物,目前的研究與應用領域甚是廣泛,其中就包括新聞生產與傳播領域。在人工智能技術的推動下,傳統(tǒng)的新聞生產與傳播變的更加簡單,也提高了新聞從業(yè)者的工作效率。但是當前的人工智能技術在帶來一系列積極作用的同時,也相應的帶來相當多的負面影響,如深度報道問題、情感價值觀問題、對倫理法規(guī)的挑戰(zhàn)問題、創(chuàng)造力問題等等。因此,如何構建和協(xié)調好新聞從業(yè)者與人工智能的關系,將對未來新聞業(yè)的發(fā)展產生重要影響。

一、人工智能與新聞從業(yè)者共處的客觀條件

(一)技術基礎

1956年在美國召開的達特茅斯會議,標志著“人工智能”這一學術概念的誕生,但時至今日,對于人工智能的定義并沒有一個準確的共識,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溫斯頓教授認為:“人工智能就是研究如何使計算機去做過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工作?!?/p>

人工智能在我國新聞業(yè)的應用上起步較晚,最早實現(xiàn)機器寫作的是2015年騰訊推出的“Dreamwriter”(夢筆),緊隨其后的有新華社的“快筆小新”和2016年阿里巴巴與第一財經聯(lián)合推出的“DT稿王”,其寫作具備共同的技術條件,即“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轉換、實時語言翻譯、計算機視覺、推薦引擎以及機器學習”,而這些技術條件是構成一個能自動認知環(huán)境并做出自動反應的智能機器人所應具備的,由此可見,當前的人工智能技術能夠適應新聞領域的發(fā)展。

(二)現(xiàn)實需要

大數(shù)據(jù)時代,面對龐大的信息量,新聞從業(yè)者在收集和處理信息上的困難逐步增長,并且新聞生產要面臨愈加龐雜的信息整理和分析,如充斥著整個網(wǎng)絡的文字、圖片、音視頻等,因此在信息處理上具有高效率的人工智能,成為新聞業(yè)必不可少的幫手。并且,信息時代對于信息傳播的速度有更高的要求,而為了適應社會需求,增強傳播效果,媒體必須時刻加強新聞的時效性,因此人工智能在新聞業(yè)的應用是一種必然的趨勢。

二、人工智能輔助新聞工作的優(yōu)勢

(一)強大的數(shù)據(jù)處理能力

在數(shù)據(jù)處理上,使用人工智能處理信息的效率遠遠大于人工效率,2017年雙十一期間,阿里巴巴的人工智能“魯班”基于計算機信息處理、圖像處理、機器學習技術,在短短的雙十一期間自動生成精美海報4億張,而由人工來設計的話,相當于100名設計師連續(xù)工作300年。

在新聞領域,新華社的“快筆小新”在里約奧運會期間,實時跟蹤報道了所有比賽的結果,以零差錯的結果簽發(fā)了500篇稿件。這極大地降低了編輯記者的工作強度,提升了新聞信息的生成能力和工作效率。

(二)提高新聞時效性

相比于人工新聞采編和發(fā)布,人工智能采集、處理、傳播的過程是以秒來完成。在騰訊發(fā)布的《2017年新媒體趨勢報告》中,騰訊機器人“Dreamwriter”進行現(xiàn)場寫作并且自動配圖,用時不到一秒。而今日頭條的第二代AI機器人“小明”,它在寫稿速度上更快,從寫稿到上傳至媒體只需2秒。由此可見,人工智能的應用使得新聞時效性實現(xiàn)了質的飛躍。

同時在國際新聞傳播上,人工智能具有全網(wǎng)互通的翻譯程序,這很大程度上保證了國際新聞翻譯的準確性和傳播的速度。新華社的“快筆小新”就負責中英雙語的財經和體育報道,能夠在中英語言之間快速準確的轉換和報道。

(三)完善新聞的客觀性

嚴謹來說,人工智能屬于技術層面,是依據(jù)一定的程序規(guī)則來抓取信息,進行內容生產和投放,因此機器本身不會攜帶任何情感價值,也就決定了寫作機器人完成的新聞稿件相對客觀公正,能更直白的傳達信息。換言之,機器人新聞在新聞原則上更加符合客觀性的要求,如《華盛頓郵報》的機器人“ Truth Teller”專門用于新聞稿件的核查。

(四)高效率低成本

人工智能相較于人工寫作而言,其最明顯的優(yōu)勢在于自動化的寫作,可以24小時工作的人工智能,時刻準備著進行新聞寫作,與此對應的便是一部分職業(yè)崗位的代替,降低媒體成本。在密蘇里大學雷諾茲新聞研究所發(fā)布一項對一百多名記者的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記者每周整理錄音文字的時間是訪談時間的兩倍。而人工智能所具備的語音轉化技術能夠將記者的這一部分工作完全替代,大幅降低采訪所花的時間和精力,提高采訪效率和采訪的質量。

三、人工智能離不開新聞從業(yè)者的主導作用

(一)人工智能技術存在局限性

1.創(chuàng)造力低

機器人寫作是基于已經設定好的寫作模板,再依賴大數(shù)據(jù)進行稿件創(chuàng)作,結果則是同類稿件同質化現(xiàn)象普遍。這種單純的將信息與材料進行簡單拼接,流水線式的自動化生產,很難滿足受眾的品味需求,對于受眾的吸引力較低。

通過對騰訊AI“Dreamwriter”和新華社“快筆小新”進行稿件分析,發(fā)現(xiàn)人工智能存在很多不足,如獨立分析新聞事件的能力和缺乏觀點原創(chuàng)性,也就可以解釋當下人工智能生產的新聞內容為何局限于財經、體育、科技、災難性報道這幾個方面,因為這些領域多以數(shù)據(jù)呈現(xiàn)為主。人工智能的適應程度較高,而在一些專業(yè)領域,缺乏情感價值的人工智能,會因為數(shù)據(jù)化的表達而影響受眾對新聞的理解,從而影響傳播效果。如騰訊的寫作機器人“Dreamwriter”完成的稿件名為《8 月全國 CPI 漲 2% 創(chuàng) 12個月新高》,而記者的文章直接起名為《番茄炒蛋貴了 1 塊錢》,通俗易懂的文字,受眾更容易接受。

2.面臨倫理與法規(guī)挑戰(zhàn)

信息社會使得大眾擁有更多的主動權,但也使得大眾擺脫信息爆炸帶來的負面影響,如信息冗余、信息干擾、信息過時等問題,人工智能技術在分析信息時,也無法避免這些問題。首先是知識產權問題,人工智能無法進行自主思考,其新聞生產是依據(jù)固定的模板所進行的,文中的觀點也都是引用自相關機構和相關專家;其次是隱私權問題,人工智能在分析信息時很難判定那些信息屬于隱私信息,哪些是可以傳播的,哪些是不可以傳播的,這樣的新聞生產和傳播,造成的侵權問題是違背新聞倫理的,甚至,一些虛假信息正是因為人工智能技術而產生的。2017年,一段長達1分15秒的奧巴馬演講視頻盛行于國外網(wǎng)站,當人們真以為奧巴馬進行了這場演講的時候,卻被曝出這個視頻是假的,視頻由華盛頓大學研究人員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分析奧巴馬的音頻和視頻,由人工智能“自主學習”而制成。

3.算法推送形成“信息繭房”

信息社會,也是注意力匱乏的社會,面對海量的信息,受眾很難集中精神去深度閱讀,同時也很難在海量信息中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信息。人工智能算法推送的出現(xiàn)恰好為受眾解決了這一難題,智能算法能快速的為用戶篩選信息,同時能根據(jù)受眾的各項信息,如瀏覽習慣等為受眾推薦相關的內容。這帶來的直接好處在于受眾搜集、瀏覽信息的便利化,但也會因為過度的推送相關領域的內容,而自動屏蔽掉了其他領域的信息,這將使得受眾置于繭房一般的環(huán)境中。以今日頭條為例,算法推送使得受眾處于相關領域信息的包圍中,造成受眾容易忽視社會熱點問題,帶來的結果就是新聞價值和媒體公信力的降低。

4.缺乏情感價值觀

在媒體采訪過程中,作為采訪主體的往往都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人,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面對不同人物,作為采訪主體的人都會做出相應的不可預測的行為。對于還處于“弱人工智能”階段的機器人而言,不具備獨立思考能力,也就很難在交流過程中面對各種問答,并作出反應。人工智能所做出的回答,相比于新聞記者,在問答上都是可預測的、單調的。

(二)新聞從業(yè)者的主觀能動性

1.深厚的文化底蘊

2019年11月1日,新華社公布第二十九屆中新聞獎作品,其中新華社社評《向著更加壯闊的航程——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寫道“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中國人民歷經“站起來”的上下求索、“富起來”的左右突圍,開啟“強起來”的時代新篇,雖充滿艱難曲折,更令人刮目相看?!倍潭處资畟€字的表達,通過詞語的組合表達,讓人不僅看到了中國在發(fā)展過程的艱難,還讓人感受到中國今日的逐漸富強以及中國共產黨的偉大貢獻。由此可見,新聞從業(yè)者的文章并不僅僅只靠一支筆就能完成,更多的還需要在社會實踐的基礎上寫作,需要用思想,用感悟和激情去完成創(chuàng)作,也正是這樣的新聞作品,才能真正的光芒四射,而這樣的寫作恰恰是人工智能所無法替代的。

2.情感價值觀與人文關懷

在新聞傳播中,情感價值是作者與讀者溝通的基調,重視人文情感表達,才能更好的打動受眾,抓住受眾的內心,從而贏得更好的傳播效果?!叭跞斯ぶ悄堋睙o法擁有感情,也就無法表達情感,這也就導致了人工智能缺少了與人類競爭的重要優(yōu)勢。對于新聞從業(yè)者而言,恰當?shù)那楦斜磉_,能夠拉近與受眾的距離,能夠關懷邊緣或弱勢群體,對于引導社會輿論促進社會和諧有著相當大的作用。在一些新聞報道尤其像災害新聞中,情感價值與人文關懷尤其重要,對于受災地人員傷亡情況或財產損失情況,新聞記者可能出于人文關懷,在語言的使用上較為柔和,但是如果由人工智能來報道,呈現(xiàn)在大眾眼前的將是冰冷的符號和數(shù)字,這容易對受眾產生二次傷害。

3.邏輯思維能力

在新聞角度層面,一件社會新聞的新聞價值往往不局限于某一角度,而應是多角度的價值體現(xiàn),一個好的角度往往能更加的吸引受眾,實現(xiàn)新聞價值。角度的選擇,要求有一定的新聞分析能力,既能在整體上把握事實,又能對某一細節(jié)進行獨立分析,而人工智能不具備這樣的能力,只有新聞從業(yè)者能達到這一標準,即通過邏輯思考,鎖定新聞角度。例如2018年的普利策新聞獎特稿寫作獎,由GQ雜志自由記者Rachel Kaadzi Ghansah 的一篇名為《A Most American Terrorist: The Making of Dylann Roof》的報道獲得,稿件使用第一人稱就兇手在南卡羅來納州查爾斯頓的教堂內殺害9人的事件,從歷史和文化因素進行了反思和分析。犯罪題材的新聞,本身就很能吸引大眾的吸引力,加上作者以獨特的第一視角報道,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公正的情感訴求,引導了社會輿論。由此可見,新聞從業(yè)者在新聞報道上的作用無可替代。

4.新聞把控力

媒體對于新聞整體的把控主要取決兩個方面,一個是議程設置,另一個為“把關人”。大眾傳播無法決定大眾對于某一事件的看法,但是卻可以通過安排相關的議題來影響和左右大眾的談論順序以及相關意見,這就是議程設置。在新聞媒體,新聞編輯更類似于發(fā)揮這樣的作用,編輯可以根據(jù)熱點話題、受眾心理、相關政策、媒體定位等來設置相關議題進行傳播。在這一過程中,如何的有創(chuàng)意、滿足受眾、設置議題最優(yōu)化,都是應該深思熟慮的,而這正是人工智能所做不到的。

四、人工智能與新聞從業(yè)者共處關系的建構——人機協(xié)同

人工智能在新聞業(yè)的應用上,出現(xiàn)了一些不確定性,前文所說的倫理與法規(guī)問題,如人工智能報道新聞誰負責,出現(xiàn)的侵權與倫理問題又誰負責等較難界定。這些問題都是亟待解決的現(xiàn)實問題,因此,從宏觀、微觀層面分別進行考慮,或許值得參考。

宏觀層面,國家應當規(guī)范人機共處環(huán)境。當前人工智能沒有一個普遍接受的定義,它所引發(fā)的侵權和責任擔當問題不僅是區(qū)域性的,更是全球性的。因此政府應當重視責任歸屬問題,出臺相關指導意見或政策,禁止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正當使用。同時,將人工智能責任主體具體得到個人,即設計者、生產者、銷售者、使用者等等,對于主觀濫用人工智能實施危害行為的,可將責任直接歸屬到個人。

微觀層面,人機需共同發(fā)展。劉易斯·芒福德在《技術與文明》中寫到“為了征服機器,使之滿足人類的需求,我們必須了解機器,知其所以然”,可見在人機關系上,新聞從業(yè)者掌握著主動權。因此,新聞從業(yè)者應主動的學習和掌握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在實踐中不斷更新對技術的認識,同時要建立人機責任共同體的觀念,明確責任的歸屬,規(guī)避人工智能風險的現(xiàn)實可行性。最后,新聞工作者在堅持正確價值的同時,要對人工智能新聞予以正確的價值觀導向,在面對倫理沖突時要分清主次、明辨是非。

五、結語

人工智能興起的背景下,“人機協(xié)同”是當前新聞業(yè)發(fā)展的一個現(xiàn)實要求,也是技術進步的必然趨勢。智能機器能幫助新聞工作者完成一些繁瑣、價值低的初級工作,可以起到了一個很好的輔助作用。新聞從業(yè)者在人工智能的輔助下,可以較好的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可以把控整體新聞工作以及強化新聞深度。但是,能否達到這樣的理想效果,提高媒體水平,取決于掌控媒體的人以及配合的水平。


本文來源:《視聽》:http://m.00559.cn/w/xf/9501.html

網(wǎng)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