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新聞論文 > 正文

媒介框架視角下的網絡輿論引導研究

作者:程文香來源:《視聽》日期:2019-04-25人氣:1711

如今,信息社會是一個新型的制造社會。在這個社會中,“知識制造者”掌握了一定的技能,這種技能所謂的知道如何創(chuàng)造、設計和轉換信息的這類人所享有。媒介信息的傳播者正好是享有這種技能的人,媒體新聞信息生產者在大量的新聞信息中進行篩選從而加工“打包”形成媒介框架。從制度化層面來看,新聞生產者的傾向性可能會在受眾解碼過程中發(fā)生關鍵性作用,這種作用在引導輿論方面發(fā)揮著一定的效用。

一、媒介框架理論下網絡輿論在概念層面上的認知

(一)認知媒介框架理論

框架是指對社會知識與經驗所進行的建構。從社會學角度,戈夫曼在他的《框架分析:關于經驗組織的一篇文章》中,表明了一種框架的概念,即:人們將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現實情景置于框架之中來對社會的圖景進行理解與反應。把框架用于大眾媒介的研究中,就形成了媒介的框架。媒介框架就是媒介的生產者對媒介的產品進行選擇性表達、強調、解釋,以此來建構媒介話語與產品的過程。                                     

(二)淺析網絡輿論

可以說網絡輿論有兩種形態(tài),一種是作為過程的輿論,即:公眾作為輿論的主體,自在的對外部的社會和生活有共同的看法和意見。在網絡環(huán)境中,公眾參與討論公共事務和微觀社會的能力相較于傳統媒體有所提高,網絡輿論的形成更能體現“民主”,表達民意,從另一方面也更有利于政府對社會環(huán)境的監(jiān)督。另一種是作為結果的輿論,即新聞生產者建構的輿論,它是在受到條件限制的情況下對大眾傳播過程中形成的輿論進行編碼后選擇性突出報道的結果,可以說是對于部分輿論的真實反映,不能說是對大眾共同意見的表達。網絡輿論的形成也是線上、線下共同作用產生的結果。

(三)媒介框架與網絡輿論的關系分析

媒介框架與網絡輿論的客體都是無差別的、具有廣普性的社會大眾。對于社會大眾來說,大眾傳播是媒介對受眾進行信息傳播過程中最直接的傳播方式,它不像人際傳播、組織傳播、群體傳播,是個人與他人之間的主動溝通情況下發(fā)生的,這個過程中新聞生產者的編碼的信息對受眾的解碼過程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二、媒介框架理論下的網絡輿論在其受眾的三個層面上產生影響

(一)情緒層面

網絡語境下的輿論,因為網絡平臺的自主性與開放性程度的提高,所以公眾感情與情緒的積累表現的更加明顯與多樣。

情緒與情感一樣都可以作為態(tài)度這一整體中的部分,用辯證的角度來看,整體與部分相互作用,因而公民的情緒表達和情感宣泄都影響對某一事件的態(tài)度。情緒不等同于情感,情緒是傾向于個體的基本訴求與欲望體驗,情感則更加傾向于個體對于社會需求的欲望體驗。對情緒的認識應該從語義層面上來理解,人類情緒最普遍的語義表達是喜、怒、哀、樂、悲、驚、恐等。網民的情緒表達,即網民對媒介事件的情緒表達是媒介信息生產者選擇性強調的結果。

(二)態(tài)度層面

態(tài)度作為研究者對網絡輿論認知的中介因素,用戶在針對某一議題以言語、行為方式表達意見時,態(tài)度的作用得以凸顯。從宏觀環(huán)境來看,網民對某一議題的態(tài)度,是媒介框架建構出來的結果,媒介對事件的態(tài)度決定了網民意見是否達到相似和統一。

媒介框架形成以后對網民的心理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這種影響可以說是媒介“培養(yǎng)”的過程,網民的態(tài)度傾向與媒介框架的構建也是信息意義互通的結果。在這一點上,研究媒介框架對于網民的態(tài)度走向和認識輿論的傾向性有著現實的意義。

(三)行為層面

從網絡環(huán)境來看,某一事件的輿論倒向在不同媒介間是相似的,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媒介框架的導向所致。這種導向是信息生產者把海量信息的挑選置于價值站位的結果。這里所指的行為,不僅僅是鑒于動作方面的現實的集體或者組織行為,也指向在網絡空間發(fā)生的言語上或者文字上的激戰(zhàn)。具體表現為:點贊、評論、轉發(fā)等行為。這種導向性最終表現在用戶的信息反饋方面。媒介框架作為媒介信息的建構框架,在網民行為過程中的作用表現為這幾方面:一是互聯網作為輿論發(fā)生的平臺,媒介作為該平臺的可控主體而影響輿論。二是互聯網在輿論形成過程中扮演了“旁觀者”的角色,卻為輿論的走向創(chuàng)造了“站隊”效應。三是媒介把信息從線上轉移到線下或者把信息從線下轉移到線上來獲取網民的轉發(fā)、評論、點贊等來打造媒介事件的影響力,從而對輿論的產生和走向有了一定效用。

 三、框架理論下的網絡輿論機制探究——以“空姐深夜滴滴打車遇害”事件為例

(一)關于事件的背景

2018年5月5日的深夜,空姐李明珠在河南鄭州執(zhí)行完航班后,通過手機軟件“滴滴打車”叫了一輛去往市里的順風車而失聯。經警方查實,網約車司機劉振華是最大嫌疑人......據相關媒介推測,劉振華在李明珠遇害當晚5月6日凌晨退出“滴滴打車”平臺,并注銷所有個人信息后跳河自殺。

(二)事件在媒介框架下的輿情分析

 1.融媒體平臺為事件發(fā)酵提供了良好的環(huán)境

網絡平臺對輿論場域產生了一定影響。其中,微博平臺的傳播量以占比82.08%居于首位,微博不是最早爆出該事件的平臺,卻為事件發(fā)酵過程中最有影響力的環(huán)境,可見平臺優(yōu)勢對輿情的發(fā)展具有不可磨滅的影響力。新聞客戶端、新聞網站、微信公眾號分別以6.52%、4.84%、4.15%的比例位于第二和第三、第四的重要位置,它們都是媒介發(fā)布信息的重要網絡平臺,對網絡輿論的引導有著重要作用。不同的網絡環(huán)境為輿論的導向提供了事件發(fā)酵的可控性環(huán)境。

2.對比媒體報道和網民話題,解讀媒介框架對輿論的作用

“空姐深夜滴滴打車遇害”媒體報道分析

媒體報道事件 追蹤案件細節(jié)與最新進展 有關滴滴回應 質疑滴滴審核漏洞 討論滴滴責任劃分 譴責二更食堂低俗炒作 反思網約車安全問題 關注受害人家屬發(fā)聲 科普女性安全打車知識 其它報道

報道事件百分比 24% 18% 16% 13% 10% 7% 5% 4% 3%

“空姐深夜滴滴打車遇害”網民話題分析

網民話題 關注空姐打車遇害事件進展. 聚焦滴滴公司危機公關手段 批判消費死者行為 細數滴滴平臺存在的弊端. 呼吁完善法制安全教育 曝光犯罪嫌疑人身份信息 其它話題

網民話題百分比 26% 21% 16% 13% 11% 7% 6%

從上面兩個圖對比分析可發(fā)現,媒介報道的話題與網民話題所重視的事件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有著高度的相似性。其中“關注案件最新進展”、“聚焦滴滴公司審核與責任問題”分別在媒體報道中占據了重要地位。從媒體構建事件框架的角度來看,媒體專業(yè)人員在既定原則下,為了維護現存社會觀點和特定價值體系,對輿論的引導起著強效果作用。

3.從網民情緒看媒介框架建構機制

從社會情緒方面來看,正面情緒占比14.30%,中立情緒占比28.40%,負面情緒占比57.30%。網民的情緒中,以憤怒、悲傷、恐懼為代表的負面言論占據了最大比例,而正面情緒占比最少。負面情緒來源:“空姐被滴滴司機殺害”后,網民產生憤怒、恐懼、悲傷的情緒,并以話題“滴滴公司審核漏洞”、“女性出行不該衣著暴露”等信息為主導。中立情緒主要以“確認嫌疑人身份”、“科普女性安全知識”等信息為要。正面情緒主要以法治為主,即“肯定官方回應”、“呼吁加強法治管理”等

社會情緒的導向性在媒介框架構建過程中起了一定作用。在網絡環(huán)境中,網民的情緒動態(tài)對媒介造成一定壓力,可能致使媒介框架在建構過程中的某些節(jié)點上會隨著網民情緒的變化而變化,迫使媒介構建與網民情緒、行為動態(tài)有關的及時的、可控的事件報道框架。在這一點上,輿論又反過來影響媒介框架,體現了網絡平臺的反饋機制對媒介的重要作用。

(三)事件在媒介框架理論下映射出的涵義

從上述分析中可見,媒體報道的話題直接影響了網民話題,由此輿論形成。網民的情緒表達在媒體建構事件框架過程中有著重要影響,在“空姐遇害案”中,網民的負面情緒由該事件的性質和媒體框架構建者共同作用。作為信息的傳播者、建構公眾話題的主體、維護價值體系的責任者,即媒體專業(yè)人員服從于特定的職業(yè)意識形態(tài)。在這形態(tài)下,媒介無處不在的構建著對自身有力的框架,以看不見、摸不著的形式,順理成章的“培養(yǎng)”出在一定范圍內的對社會的現實以及對各種社會問題的相似的或相同的信念和態(tài)度,并在輿論形成后,媒介文本凸顯、再現和重點報道的事件信息對輿論的走向之效果是明顯的。

四、結語

框架不僅是一個社會學方面的概念,同時也是心理學方面的概念,可以說它是一個具有“復雜、多學科重疊”的概念。目前對于框架的研究仍然具有局限性,最大的局限可以說是概念的模糊性,即:框架理論與議程設置理論、啟動效應等之間的關系沒有明確的邊界。

不容忽視的是,把框架理論置于宏觀社會環(huán)境下考察,對社會的信息傳播研究有著重要意義,在此基礎上媒介對網絡輿論引導研究還需要進一步去發(fā)掘,為媒介框架的研究提供更多的研究視角。



本文來源:《視聽》:http://m.00559.cn/w/qk/9501.html

網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