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學堂樂歌與視唱練耳的萌發(fā)-音樂論文

作者:劉斌來源:《人民音樂》日期:2012-09-16人氣:1134

  沈心工于1904年至1907年編寫了《學校唱歌》三集。該歌集為簡譜,這是我國最早出版的學堂歌集之一。為了當時學校普及和國人對加深西方樂理知識迫切需求,在歌唱集卷末附以部分樂理的解說。如《學校唱歌初集》,卷末附有“樂理撮要”,分五節(jié)講述界說(定義)、時間(音的長短)、高度(音的高低)、勢力(音的強弱)和歌唱衛(wèi)生等基本樂理知識。雖然是簡譜歌集,但作者在“樂理撮要”說“本書寫曲概用簡譜以便初學,惟教師不可不知正譜,故于樂理撮要中仍將二譜之音符及寫法兩兩比附,樂者自易貫通?!币蚨扇『喿V與五線譜對照講解的方式,介紹五線譜知識。1906年4月辛漢編的《唱歌教科書》②也附有樂理撮要,簡明記述了譜表、音部記號、音符、休止符、小節(jié)、拍子、音階、升降本位記號等。辛亥革命后,沈心工重編《學校唱歌》,選用了不少德法英美的民歌和學校歌曲的曲調(diào),為《重編學校唱歌集》六集(1912年10月上海文明書局出版)。此后,沈心工再擴大了教材的視野,選編了我國的民歌和我國音樂家的創(chuàng)作歌曲進入學堂樂歌。

  查閱當時的一些文論史料我們了解到:1.學堂樂歌在當時的地位——是中小學的必修科。勿庸置疑,該課程在當時較受重視。這在保三1904年所作之《樂歌一斑》中可以了解到。其文寫道“唱歌為小學必修科之一”,“徒知武勇而無音樂調(diào)和,則小學??颇恐煌耆雹埽煌鯂S1907年作《論小學校唱歌科之材料》寫道:“今日教育上有一可喜之現(xiàn)象,則音樂研究之勃興是也,二三年來學校唱歌集之出版者以數(shù)十計。大都會之小學校亦往往設唱歌一科……”⑤2.從性質(zhì)上看,學堂樂歌的教唱同我們現(xiàn)在的視唱課是同質(zhì)同源的。其教唱方式,較為生動,如《樂歌一斑》中寫道“同班生徒,同唱一歌,調(diào)其律,和其聲,互相聯(lián)合,聲氣一致,可引起兒童之共同心?;騿为毘瑁蚬餐栉┙處熤笇У靡?,使生徒各臻上乘,而下乘者自愧不如,可引起兒童之名譽心”⑥。3.學堂樂歌的教唱要求,及當時的教唱情況在李叔同留學日本辦的《音樂小雜志》可以看出:其一,在當時“音準”是學堂樂歌的首要要求;其二,強調(diào)了唱歌時需有音樂感受,及對音樂的理解。如在《音樂小雜志》中收錄的息霜(李叔同的別號)1906年所作之《昨非錄》,談及了他對學唱歌及其要求的觀點:“寧可生不可滑,生可以再練,滑最難醫(yī)”,“初學唱歌者,以琴和之。殆發(fā)音既準,則琴可用可不用也。唱歌發(fā)音宜平,忌傾斜。吾國近出唱歌集,皆不注強弱緩急等記號。而教員復因陋就簡,信口開河,致使原曲所有之精神趣味皆失。風琴踏板與增聲器,皆與強弱有關系,最宜注意。十年前日本之唱歌集,或有用1234之簡譜者,今則自幼稚園唱歌起,皆用五線音譜。吾國近出之唱歌集,與各學校音樂教授,大半用簡譜,似未合宜。學唱歌者,音階半通,即高唱‘男兒第一志氣高’之歌。學風琴者,手法未諳,即手揮‘5566553’之曲。此為吾樂界最惡劣之事。余昔年初學音樂,即受此病,且余所見同人中,不受此病者殆鮮。按唱歌者,當先練習音階與音程。學琴者,當先學練習之教則本(初學風琴者,大半用風琴教則《Oragan Method》),此樂界之通例,必不可外者也。(今日本音樂學校唱歌科,以唱曲為主,一年之中,所唱之歌不過數(shù)首。)……吾國學琴者,大半皆娛樂的思想,此固無可諱言者也”。4.為達到唱歌聲情的融合,談及聲樂的發(fā)聲方法。在索樹白1918年作《樂歌基本練習緒言》寫道:“第考教育部令中學校師范學校樂歌科課程,須注重基本練習。誠以基本教練,為練習樂歌必經(jīng)之階級,有使學者發(fā)音正確,肺臟發(fā)展,身心上獲至大利益之關系,尤為初學所當特別注意者也?!?/p>

  學堂樂歌中的“視唱”涉及了識譜教學及較粗略的音樂表現(xiàn),但從本質(zhì)上看,筆者認為其同我們今天的視唱練耳課的“視唱”是相同的。學堂樂歌的看譜唱詞、唱曲就是“視唱”的重要組成部分。學堂樂歌時期的樂歌教唱是西方文化傳入中國并普及于國人的途徑之一。如果蕭友梅與易韋齋在1924年合作編輯的初級中學唱歌課教科書——《新學制唱歌教科書》,是當代音樂學家視為視唱練耳課正式輸入中國的標志的話。那么沈心工1904年編的《學校唱歌集》在歷史的角度如何定位?現(xiàn)在筆者試將蕭友梅與易韋齋合作編輯的初級中學唱歌課教科書——《新學制唱歌教科書》,與《欽定學堂章程》確定學堂開設“樂歌”課使用的教材——《學校唱歌》作一比較。

  蕭友梅與易韋齋合作編輯的初級中學唱歌課教科書——《新學制唱歌教科書》,共有三3冊,1924年5月由商務印書館出版。此書具有下面一些顯著的特征:其一,教科書明確標注使用對象為初級中學學生及相同程度的學生使用,如在第一冊附注寫道:“初中一年級與舊制高小三年級相等,高小三年級唱歌科當然可用此書。”可見,其不是一般的唱歌的歌本意義,而是一套循序漸進,按部就班的系統(tǒng)音樂教材;其二,在教材的視唱部分,附以相應須掌握的基本樂理知識,并且作者在練習曲的下方,或旁邊盡可能地作較為詳細的解說,甚至采用比較法幫助讀者理解,使理論與實踐在教材中同時結(jié)合起來。

  以上所述均為學堂樂歌涉及“視唱”的一面,關于音樂聽覺記載較少。在沈心工1905年輯譯《小學唱歌教授法》中提到“兒童初學唱歌,則專從聽覺入手?!雹岵浑y看出這里的“初學唱歌”和“聽覺入手”實際上就是模仿的教學法。以模仿的教學法來教學,重心在聽覺上,實際上就是當時音樂聽覺的教學法。值得一提的是,學堂樂歌中的“視唱”僅涉及識譜教學及較粗略的音樂表現(xiàn),沒有系統(tǒng)的練耳聽覺訓練,沒有形成較完整系統(tǒng)的教學模式及系統(tǒng)訓練教程,但從本質(zhì)上看,筆者認為其同我們今天的視唱練耳課的“視唱”是相同的。學堂樂歌的看譜唱詞、唱曲就是“視唱”的重要組成部分。學堂樂歌時期的樂歌教唱,是國人能較系統(tǒng)地教唱融入西方音樂因素樂曲的“視唱”啟蒙階段。這種有別于中國傳統(tǒng)音樂學習的不同形式為日后視唱練耳在專業(yè)音樂院校的發(fā)展打下了廣泛的“群眾基礎”。學堂樂歌奠定了當今視唱練耳課程的教學形式、教學內(nèi)容,對專業(yè)音樂院校中的視唱練耳學科發(fā)展有著十分重要、積極的意義。

網(wǎng)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quán)、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quán)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