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選舉中的大陸因素和美國因素
1、大陸在臺灣選舉中的角色
2012年臺灣選舉是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背景下臺灣所舉行的第一次重大選舉。因此,對于臺灣此次領導人選舉,大陸將其視為對兩岸關系的一次重大考驗,關系到臺海局勢走向和兩岸同胞的福祉,甚至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2012年選舉,大陸沒有試圖隱藏對民進黨重返政權的可能性的擔憂,明確表明否認“九二共識”就是否定兩岸對話前提,在充分尊重臺灣地區(qū)選民的前提下,用過去4年來兩岸和平穩(wěn)定帶來的惠臺事實幫助馬英九連任。
1、兩岸協(xié)商取得成果,助力馬英九連任。馬英九往昔4年在維護兩岸關系上,卓有成效,普受民眾好評。從兩岸“三通”、大陸游客赴臺觀光、開放金融產業(yè)到ECFA簽署,兩岸經貿人員往來可謂是跨入了一個新里程。2010年兩岸貿易額為1453.7億美元,同比上升36.9%,2011年兩岸貿易額為1600.3億美元,同比上升10.1%,2010年臺灣對大陸的貿易出超高達860億美元,2011年臺灣對大陸的貿易出超高達898.1億美元。[6]自2008年7月大陸赴臺旅游正式啟動以來,2011年赴臺總數逾172萬人次,相較于2008年的30萬2千余人次,增長幅度已超過5倍,其中以旅游為目的占多數。據島內一項統(tǒng)計顯示,2011年有143萬人次大陸游客到臺北故宮博物院參觀,較2010年增長23%。若從整體參觀人次比例來看,陸客占2009年總參觀人次的24%,到2010年上升到33.7%,2011年再升至37.2%,已成為臺北故宮的主要消費群,給臺灣帶來豐厚的創(chuàng)收,[7] 成功抵御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使臺灣經濟實現(xiàn)V形反彈。
2、“和平紅利”造福兩岸民眾,兩岸同胞渴望和平發(fā)展。ECFA簽署后,兩岸經貿更為熱絡,并獲得雙贏。ECFA部分早收清單于2011年元旦起實施。截至2011年6月30日,大陸進口享受ECFA關稅優(yōu)惠貨物12201票,貨值19.14億美元,關稅優(yōu)惠達3.53億元。2012年起大陸承諾早收539項產品超過9成零關稅。[8]大陸海關統(tǒng)計,2011年1至11月,大陸自臺灣進口總額為1141.6億美元,比前1年同期增長8.66%;與此同時,大陸給予臺灣早收清單貨品進口額為182.77億美元,減免關稅逾1.14億美元。總體來看,在此過程中大陸為了給予臺灣民眾最大的實惠,讓利給臺灣之處比比皆是,因此被稱為“和平紅利?!盵5]在臺灣地區(qū),有50多萬臺商及近10萬大陸新娘。這兩個群體間接受“和平紅利”影響著,都是馬英九地位的依憑與保障。
3、推行“活路外交”,改善“國際環(huán)境”。馬英九執(zhí)政以來推行“活路外交”政策,提出兩岸“外交休兵”,大陸對此積極配合,在不沖撞一個中國框架的前提下,臺灣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參與國際活動的機會,兩岸在國際上的正面沖突明顯減少,從不可調和轉變?yōu)榭梢酝ㄟ^協(xié)商加以解決。例如臺灣參與了亞太經濟合作組織領導人(APEC)非正式會議;以觀察員的身份參加世界衛(wèi)生大會(WHA);成為“國際貿易資訊暨合作機構”的贊助會員和“美洲熱帶鮪魚委員會”成員等。此外,在非“邦交國”關系上,馬英九上任三年,給予臺灣免簽證或落地簽證待遇的國家增加了62個。這相較于陳水扁時代的“外交”而言簡直是成果斐然。
馬英九執(zhí)政以來,大陸的兩岸政策的實施不僅給兩岸人員往來帶來極大的便利,給兩岸工商業(yè)者帶來了立竿見影的好處,還會帶來兩岸經貿關系的結構性變革,同時帶動兩岸政治關系趨向緩和。2012年臺灣選舉,臺灣同胞用選票選擇了和平、合作和前進,而拒絕了動蕩、對抗和倒退。
2、美國在臺灣選舉中的角色
臺灣地區(qū)歷次領導人選舉的候選人會在選前關鍵階段親自或者派出親信訪美,爭取僑界選票和競選資金,最重要還是了解美方的政策方向,說明自己在兩岸關系、臺美關系等重要議題上的立場,提前建立互信。[2]P366對于2012年選舉,美國政府公開表達不干涉臺灣地區(qū),但是諸多事實說明美國影響馬英九連任。
蔡英文于2011年9月12日展開為期7天的訪美行程,國民黨顯然同樣非常重視與美國的關系,并為消除蔡英文訪美的負面影響,安排金溥聰訪美。在此期間,蔡英文向美方表示希望維持美臺在安全和經貿議題的合作,同時表示如果民進黨再度執(zhí)政,有信心維持兩岸和平關系。雖然,國務卿坎貝爾承諾美國不會“以任何方式”干涉臺灣的選舉,會與任何勝選的一方緊密合作。但是選舉臨近,美國前駐臺官員包道格于2012年1月12日這一關鍵時刻赴臺觀選,并接受臺灣電視臺訪問稱,馬英九如果連任會讓包括大陸、美國和臺灣在內的各方松一口氣,“這代表一個相對繁榮且具有建設性的狀態(tài)可以持續(xù)”。而如果蔡英文當選,美國將會立即向她要求不要采取讓兩岸局勢惡化的行動。他還透露,2011年蔡英文訪美期間,美國一些資深官員表示蔡英文的“臺灣共識”無法令美國安心。她的政策和保證過于空洞,使美國明確懷疑她是否有意愿且有能力,維持近年來區(qū)域所享有的臺海地區(qū)穩(wěn)定。我們無法評估包道格的一席話對此次選舉究竟造成了多大的影響,但毫無疑問美國作為重要的中立方,在選舉前的關鍵時刻否定蔡英文的“臺灣共識”,而認為馬英九堅持“九二共識”符合各方的利益,無異于宣告蔡英文的兩岸政策在國際社會上不被認可。[2]P367-368
還有一些事實也說明美國影響馬英九的位置。2011年9月21日,美國政府通知國會,政府已通過了價值58.52億美元的對臺軍售,包括軍事物資和服務,而這當中很大一部分是為了升級145架F-16A/B型戰(zhàn)機,提供相關的設備、零部件、訓練以及后勤支持。這是美國最大規(guī)模的對臺軍售,將大幅度提升臺灣地區(qū)空軍的空戰(zhàn)能力。但是,美國為什么要在蔡英文訪美結束后,提出新一輪的對臺軍售計劃呢?這是否能成為美國支持馬英九很明顯的信號呢? 答案是肯定的。2011年12月初,奧巴馬政府在不到半個月的時間里陸續(xù)派出國際開發(fā)署長、能源部副部長等高級官員訪臺,打破11年多來無美國部長級官員訪臺的歷史[9]。同時,美國國土安全部部長納波利塔諾于2011年10月2日宣布臺灣加入美國免簽證計劃,2011年11月1日起生效。這意味著今后臺灣民眾無需簽證即可赴美從事商務活動或觀光旅行,最長時間為90天。美國在處理臺灣關系上的變化,無疑影響著臺灣選舉。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