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輝煌中國》談紀錄片承擔的社會責任
一直以來,電影史上對于紀錄片并沒有完全清楚的界定,但被公認的是,紀錄電影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反映和展示現(xiàn)實。自紀錄片誕生至今,從最早的《北方的納努克》到現(xiàn)在多種多樣的紀錄片,可以說對于社會責任的承擔成了紀錄片存在意義的一部分。紀錄片作為大眾傳播的一種形式,自然而然地會發(fā)揮大眾傳播媒介的功能和作用。而《輝煌中國》這部紀錄電影在社會功能與責任的體現(xiàn)可以說是一個很成功的范例。
一、中國紀錄片在不同發(fā)展階段的責任和特點
我國文化事業(yè)的傳播發(fā)展往往與政治國情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這是由我國不同發(fā)展階段呈現(xiàn)出的基本國情所決定的,不同時期社會所需要的文化作品,精神表達都是不一樣的,大眾傳播的領域所側重的方向也不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紀錄電影也會根據(jù)社會和人民當下所需要的進行內容表達。因此,根據(jù)學界普遍的階段分類方法,引用中國傳媒大學任遠教授的觀點,將中國紀錄電影的幾十年發(fā)展歷史大概劃分為,政治化,人文化,平民化,多元化等四個階段,針對每個階段呈現(xiàn)出的不同特點,以及需要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來逐一分析。
在最開始的時候,任遠教授把這社會主義建設的關鍵時期的紀錄電影發(fā)展劃分為政治化紀錄片時期。在這一個階段里,全中國的人民都積極努力地進行著國家的改造和建設,因此這一時期的紀錄片的內容和主題,大多與國家政治相關,在表達內容上多以國情和方針政策為主。
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社會環(huán)境變得更加寬松,過去的限制也得到了解放,對于題材的限制放開了之后,我國的紀錄電影市場仿佛迎來了百花齊放的春天,進入了人文化紀錄片的階段。各種反映社會現(xiàn)實的題材大量出現(xiàn),同時也開始展示祖國的大好河山,拍攝了一系列表現(xiàn)人文風光的紀錄片,例如流傳至今的《話說長江》等多部風光紀錄片,同時融入了對人文的關懷和思考。
進入了九十年代初期,紀錄片的風格發(fā)生了巨大變化,開始由有主題有目的的紀錄片變成了純以記錄和紀實為主,更加傾向把目光聚焦到普通老百姓身上和現(xiàn)實生活當中,把鏡頭對準真實的社會問題,進行冷靜的客觀記錄。以《望長城》為例,這部全面介紹長城風貌的紀錄片,被視為我國紀錄片向紀實風格轉變的轉折點,自此,紀錄片進入了平民化階段。
到了新時期,各種類型的影片如雨后春筍紛紛涌現(xiàn),涉及的方面更加全面完整,經(jīng)歷了幾十年的發(fā)展,我國的紀錄電影也開始有了一些,對于一些重大社會事件或者災難的紀實,例如,記錄了汶川大地震的影片《川流不息》,記錄“慰安婦”現(xiàn)狀的《二十二》等等一大批優(yōu)秀的影片不斷在熒屏上呈現(xiàn),引起人們的爭論和關注。
二、紀錄片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
表現(xiàn)和記錄真實的生活現(xiàn)實是紀錄電影最基礎的責任之一;在電影誕生之初,還沒有被視作為一種藝術的時候,盧米埃爾兄弟把這種超越從前各種表現(xiàn)形式的新記錄方法視作為,如實記錄現(xiàn)實生活的最好的理想化的工具,去展現(xiàn)現(xiàn)實生活。而后,無論是以維爾托夫為代表的“電影眼睛派”還是巴贊的紀實主義都在強調著電影的對于現(xiàn)實生活的客觀記錄,在這一理念下誕生的紀錄電影自然而然的就要求導演去了解觀眾真正想看到的,想要觸及到的問題是什么,以及如何去把握才會使得真實客觀性得到保證;
展現(xiàn)鮮為人知的新鮮事物或者人是紀錄片的另一項責任;信息爆炸的時代,人們的接收和傳遞信息的速度非???,各種新的事物在不斷地出現(xiàn),人們的關注面越來越廣。紀錄電影也應該與時俱進,在創(chuàng)作內容方面應當呈現(xiàn)一些新的事物或者人物,這樣才能使觀眾有觀影的興趣和訴求,例如之前上映的由陸川導演的《我們誕生在中國》,用擬人的手法記錄了四種動物生活的春夏秋冬,十分新穎有趣,獲得了極大的關注。
紀錄電影還有記錄和展示歷史這樣的莊嚴責任,這對于紀錄片而言是最重要的責任。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一些優(yōu)秀的歷史類,文獻類紀錄片具有很高的史學價值,可以把人類過去和現(xiàn)在文明成果記錄下來,作為資料保存,留給后人去研究。同時可以從中發(fā)掘出經(jīng)驗教訓,得到新的啟示;
注重人文關懷,堅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電影作為一個大眾傳播媒介,就要履行相應的的義務和責任,堅持以人為本,所尋找的題材應當是觀眾所關心的,能夠反映社會人文現(xiàn)實的,在引起關注的同時,起到一定的思考與引導的作用?!遁x煌中國》在選材上從政治,經(jīng)濟,文化全方面展示了中國作為一個大國的崛起,使人民在觀賞中增強民族了自豪感和自信心,使得國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更強,有助于社會穩(wěn)定和諧發(fā)展。
三、承擔社會責任所體現(xiàn)的價值
對于一部作品的影響分析,應當是從多個方面和維度去衡量,側重方向有所選擇的紀錄片在各個領域的影響力是不同的。因此要想得出一個相對客觀的結果,就需要對每個方面來對比,通過這部電影所呈現(xiàn)的特殊內容,對什么階層領域的觀眾造成沖擊?影響了多少人?影響的程度又是怎樣的?全面地綜合之后,就可以知道一部紀錄電影從文化傳播或是其他角度為這個社會創(chuàng)造了什么樣的價值。我們在這里從:社會價值、文獻價值和藝術價值等三個方面來分析一下《輝煌中國》在承擔社會責任時所體現(xiàn)出的價值。
一部紀錄片的社會價值主要看其對社會所產(chǎn)生的影響力;《輝煌中國》通過鏡頭將中國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上所取得的歷史性成就,進行了全方位、多層次的展現(xiàn)。全面反映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經(jīng)濟以及社會發(fā)展所取得的成績,脈絡線索清晰。通過中建一局建造的超級工程的珍貴影像直觀地反映了我國綜合實力提升的成果,通過“國”和“家”的類比,闡釋了“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的溫暖道理,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寓于一點點小細節(jié)里,讓受眾易于接受。在紀錄電影中使用大量的影視文獻資料,不僅增加了真實性和說服力,還中和了紀錄片的乏味,提高了觀影體驗,藝術和欣賞價值極高。
四、小結
正如電影家協(xié)會饒曙光先生所說,“《輝煌中國》這種紀錄片的形式能夠發(fā)揮文藝輕騎兵的作用。它有獨特的意義和價值?!边@種將百姓自己講述的精彩“中國故事”整合通過紀錄片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既兼顧了電影表現(xiàn)力,又發(fā)揮了新聞的影響力,是一次大膽創(chuàng)新的嘗試。作為一個準傳媒人,筆者真心希望在中國的電影市場上能夠看到更多這樣有擔當,有價值的紀錄電影。
- 喜報!《中國博物館》入選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錄2025-2026版)!新入選!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jīng)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jīng)“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jù)?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