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社科論文 > 正文

網絡IP劇的發(fā)展現狀研究

作者:張振寰來源:《記者搖籃》日期:2018-08-11人氣:6734

網劇是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基于電視與互聯網這兩種媒介的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種相對于傳統(tǒng)電視劇的新的文化藝術形式。[1] 錢鈺早在1999年時,就首次提出“網劇”的概念:“通過互聯網傳遞,由上網計算機接收,實時、互動的進行戲劇演出的新的戲劇形式?!焙唵蔚卣f,網絡劇是通過互聯網傳播的戲劇與電視劇一樣,網絡劇一般分單元劇和連續(xù)劇。單元劇則是由若干相對獨立的單元構成的電視劇。[2]

1.網絡IP劇的發(fā)展情況分析

1.1網絡IP劇快速發(fā)展的原因

網絡IP劇之所以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得到快速發(fā)展,主要得益于以下幾點因素:

首先,當前我國的影視劇行業(yè)缺乏優(yōu)秀的原創(chuàng)劇本,從文學作品本身出發(fā)進行直接改編具有省時省力的天然優(yōu)勢。

其次,無論網絡文學,還是網絡游戲,其本身都自己帶有大量的原著(游戲玩家)粉,在“粉絲經濟”盛行的時代,這一做法能夠為電視?。娪埃泶罅坑^眾,實現“未播先火”。

最后,“一劇兩星”政策的實施為網絡劇的快速發(fā)展提供了可能。該政策的實施使電視臺購買成本增加,優(yōu)質作品成為稀缺資源,“一劇兩星”造成電視劇播出頻道減少,既然上星受到一定限制,就轉而投向視頻網站等播出平臺上。

1.2網絡IP劇發(fā)展過程SWOT分析

表一:網絡IP劇發(fā)展過程SWOT分析模式表

優(yōu)勢(Strengths)

1、網絡IP劇是將具有IP特征的文學作品與影視藝術相結合的產物,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既能滿足文學作品讀者的需要,也能較好的還原原著,以滿足原著粉對新型藝術形式的想象;

2、網劇配套衍生品不斷開發(fā),形成產業(yè)鏈,為IP帶來額外的獲利渠道;

3、彈幕和微博話題榜的使用為網友提供了一個即時反饋的平臺和渠道;

4、龐大的粉絲基礎使網絡IP 劇線下的互動傳播得以實現。

機會(Opportunity)

1、網絡小說作為IP劇劇本的創(chuàng)作源頭,其作品中的價值觀、作品風格和體現出來的具有現代特質的精神,表現出了作者和文學品中人物對自我價值的追求、個性的張揚以及對權威和經典的反叛及解構,而這些內容的精神內核正是受到受眾追捧的重要原因之一。

2、各種電視制作的方式雖然增加制作成本,但同時也帶來了很多看點,形成了一個高收入——高制作——高回報的盈利模式。

劣勢(Weakness)

1、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電視劇制作開始以經濟利益為主要追求目標,降低對內容和藝術生產方面的追求,成為獲得經濟效益的重要方式。

2、播出平臺的網絡化使更多作品能減少廣電總局審片機制的限制,但缺少了嚴格的把關,也會降低作品的藝術水準和思想價值。 

威脅(Threats)

1、與文本創(chuàng)作不同的是,影視劇結合了文學與視聽藝術,作為二者的復合體,在生產方面受到了更多的制約,面臨著監(jiān)管部門更加嚴格的審查。

2、網劇、IP劇在網絡平臺播出其實是用“渠道”取勝,但內容更加重要,“內容至上”更容易在競爭中獲勝。

2.網絡劇在發(fā)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根據骨朵數據顯示,2017年全網共有網絡劇295部,相比2016年減少15.5%,但類型卻比過去兩年更豐富、更多元。[3]雖然網絡IP劇在過去的幾年發(fā)展過程中潛力無限,仍有如下幾個問題亟待解決。

2.1 內容和題材同質化嚴重

在題材上,網絡IP劇大多為仙俠、玄幻、穿越、后宮、懸疑、青春校園等主要類別,但每一個類別的文學IP都在不斷的進行開發(fā)和創(chuàng)作。以青春校園題材為例,已經被拍成影視劇作品的就有《匆匆那年》《最好的我們》等,其中不乏一些作品同時被改編成電影和電視劇。這些影視作品的原型均為本身就擁有大量粉絲的文學作品,然而當大量同一題材的作品被搬上熒屏之后,就會讓觀眾產生劇本創(chuàng)作無力的錯覺,難免讓人有國內影視劇劇本創(chuàng)作疲軟之感。

在題材上一味跟風,致使穿越劇、后宮劇、仙俠劇在占據電視劇的主要題材,同類題材的作品充斥熒屏。一部作品的成功是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僅靠模仿之前作品的題材和情節(jié),很容易造成受眾的審美疲勞,進而導致整類作品朝著相反的方向發(fā)展。反而對該類題材的作品產生反感。 [4]

2.2 過度追求粉絲經濟

粉絲經濟大行其道,導致一眾網絡IP劇一味追求“高科技的制作”和演員的“高顏值”,小鮮肉、小花旦的片酬一路飆升。據網上傳言,鹿晗拍攝《擇天記》的片酬高達上億元。雖然好的演員和好的制作團隊會給電視劇帶來很多看點,實現收視率的快速上漲,但這并不意味著有了顏值和特效就能夠撐起一部龐大的藝術作品,畢竟像《尋龍訣》這樣無論是在演員演技還是后期特效制作方面,都可以稱之為良心佳作的并不多。

另外,網絡IP劇的都有其原有的內容基礎,在被改編成影視劇之前,很多已經對原著或游戲有過一些了解。所以,在將文學作品改編成為影視作品的過程中,既要滿足觀眾對原著改編成果的想象,還要盡可能的滿足原著粉絲對原著的高度要求,這就顯得編劇在改編劇本時所需做得二度創(chuàng)作十分重要。[5]

2.3 過分看重點擊量,在內容和制作上缺乏行業(yè)自律

由于當下觀眾觀劇的目的不盡相同,為了不同觀眾的需求,網絡劇在制作過程中難免以觀眾的點擊量為重點,因此不可避免的產生降低了內容把關和制作水準的問題。因為投入資金相較于電視劇要少,其質量還有待提升。[6]

 2016年初,《太子妃升職記》被暫時停播,同時還有《心理罪》《暗黑者》《盜墓筆記》等網劇也因涉及血腥暴力、色情粗俗、封建迷信等,遭到永久停播或勒令刪改后再審,《余罪》也被勒令停播下線,這表明網劇發(fā)展良莠不齊的現象已經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對其整治規(guī)范已在所難免。[7]2016年2月27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視劇司司長李京盛在“全國電視劇行業(yè)年會”中指出:“網劇將實行線上線下統(tǒng)一審核標準、重大項目提前介人?!倍@一政策正是針對當前我國網絡IP劇過分看重播放量和收視率,而忽視行業(yè)道德規(guī)范的情況提出的。

3.未來網絡IP劇應何去何從

3.1 以優(yōu)質團隊,打造優(yōu)質IP

成立于2011年的的東陽正午陽光影視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專業(yè)水準的綜合性影視機構,近年來,該公司制作出品了《北平無戰(zhàn)事》《瑯琊榜》《溫州兩家人》《歡樂頌》等多部優(yōu)質大劇。這些作品雖然不是正規(guī)意義上的網絡IP劇,但卻都是從超級IP改編而來的影視作品。東陽正午陽光在投資拍攝或出品一部新作品時,都堅持內容為王,做好劇本改編工作,尊重原著。

以《瑯琊榜》為例,該劇組和制作團隊僅在2015年國劇盛典上就獲得“年度十大影響力電視劇”“最佳男演員”“觀眾最喜愛導演”“年度行業(yè)貢獻人物”等十項大獎;在中國第三十屆電視劇飛天獎中共斬獲兩項獎項、兩項提名的好成績。《瑯琊榜》被稱為近年來的“良心劇”,無論是在故事劇情上最大程度地還原原著作品,滿足觀眾對影視作品的想象,還是在劇中人物的服飾、妝容、儀態(tài)舉止也都符合當時朝代的特征,甚至在拍攝過程中的構圖取景也都被交口稱贊,以上諸多方面構成了《瑯琊榜》的成功。在優(yōu)秀作品的基礎之上,輔之以合適的營銷策略,獲得成功是必然之事。[8]從《北平無戰(zhàn)事》到《瑯琊榜》,東陽正午公司出品的一系列IP大劇的播放量和收視率多呈現出低開高走的狀態(tài),但這并不影響以“侯鴻亮、孔笙、李雪”為金三角的主創(chuàng)團隊成為了“國劇良心”。

3.2 拓展網絡IP劇的衍生產品開發(fā)

網絡IP劇與傳統(tǒng)電影和電視劇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其播出和制作平臺都依托于互聯網,而互聯網的雙向性、適時性和表現多樣性的特點,為IP產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了新動力,網絡IP劇正是搭上“互聯網+”的順風車,進一步推動圖書出版和在線出版的發(fā)展。IP劇從內容獲取、創(chuàng)作、發(fā)行、播出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都借助不同的媒介渠道,構成相對完善的產業(yè)鏈。[9]

《花千骨》在原著被翻拍成劇之前,已經被先改編成漫畫版,而且在電視劇播出的過程中,手游產品也登錄游戲市場。在電視劇播出獲得成功之后,電影和網劇隨之出現,其作品的成功成為了IP劇實現周邊變現的典范。[10]在《花千骨》的產業(yè)鏈中,除漫畫、電視劇、手游、電影、網劇等產品,還以劇中“糖寶”為型的毛絨公仔、T恤等“副產品”也相繼問世,大大延長了其產業(yè)鏈的長度。

《瑯琊榜》在其播出期間,同名網游和手游同步上線,并邀請“梅長蘇”胡歌作為游戲的代言人,積極拓展相關的文化產業(yè)。并且,《瑯琊榜》原著是海晏在網絡上連載的小說,在電視劇熱播之后,實體小說銷量翻了33倍之多,實現了以線上帶動線下的良性發(fā)展。

3.3 實現經濟與社會效益雙贏

網絡IP劇雖然與電視平臺上播出的傳統(tǒng)電視劇不同,但其作為文化的一種形態(tài)存在著,就會向社會傳遞一些特定的信息。因此,制作精良的作品不僅能夠獲得更高的收視率或票房,更能通過電影電視劇的藝術形式引導人們的審美向好的方向發(fā)展。

例如,在《甄嬛傳》和《瑯琊榜》中能夠結合當時的朝代特征,反應那個時代的禮儀頗受觀眾好評,這說明在影視劇在完成藝術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盡可能的貼近史實,能夠為作品帶來更好的影響力。反觀同樣由郭敬明同名小說改編而來的《小時代》系列電影,單純追求形式上的華麗的視覺效果,道具華麗而昂貴,雖然也在一定程度上襯托人物性格,也具有很強的視覺沖擊力,但四部電影下來都不知道作為原著作者的郭敬明,想在電影里表達什么,甚至網上也曾經有過一種說法叫“郭敬明把《小時代》拍出了一種加長版MV的感覺”。

結語

網絡IP劇的從產生到快速發(fā)展只經歷的短短幾年,在這幾年之內之所以能夠得到如此迅猛的發(fā)展,雖然有其可取之處,但同時也存在著題材同質化現象嚴重、過分追求“眼球經濟”和“粉絲效應”,忽視演員演技、過于重視播放量而忽視作品質量等問題。然而,網絡IP劇作為新興的一類文化產業(yè),更應該看到除了IP本身的價值以外的更多因素,重視對其他衍生產品的開發(fā),拓展經營范圍,實現IP經濟的合理快速發(fā)展。



本文來源:《記者搖籃》:http://m.00559.cn/w/qk/22732.html

網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