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新聞論文 > 正文

媒介融合背景下“屏讀”語言的應用及其缺陷

作者:汪杉來源:《視聽》日期:2019-09-21人氣:1131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電子產品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小到智能手表屏幕,大到電腦的液晶顯示屏,人們通過各種各樣的電子屏幕獲取信息,開展娛樂活動,或進行工作。在這種情形下,各種媒介呈現出多功能一體化的趨勢,媒介融合不斷加快,用戶和受眾參與網絡的方式不斷進步,不斷更新。凱文·凱利在其書《必然》中提到,在過去三十年中,以這種科技為根基的社會經濟經歷了跌宕起伏,但很明顯,這發(fā)生的一切都被一些大勢所主導。而在這種大勢中,“屏讀”就是其中一種必然的科技力量。

當今,超過50億張的數字屏幕在我們生活中閃爍,制造商每年生產出的新屏幕高達38億之多。屏幕不僅被放置在我們的口袋中,行李箱、儀表盤、客廳墻壁和建筑物的四壁上都有它們的身影。無論我們做些什么,都離不開它,現在的我們都成為了“屏幕之民”(people of screen)。

一、電子屏幕背后的科技產品參與方式的改變

相較于研發(fā)者們對技術的革新,影視工作者們則對于“屏讀”這一表達方式產生了興趣:影視作品是否可以不再拘泥于現實場景,而將整個故事架構在電子屏幕上,使用各類電子屏幕與人物的互動說好這個故事。在新媒體的環(huán)境以及這樣新興想法中,“屏讀”這一電影語言應運而生。這里的屏讀并不止于對屏幕上文字的閱讀,更包括對圖像、視頻、對話氣泡以及電子屏幕上各種視覺互動符號的解讀與互動。

從定義上來說,屏讀語言是以應用軟件和程序作為敘事載體,視聽敘事完全在電子屏幕上展開的一種電影語言。其與傳統(tǒng)電影語言最大的不同,在于他的“虛擬現實性”。作為新媒體時代的產物,其傳承了網絡世界的核心——虛擬。界面、應用,鏡頭里的一切都起源于0和1,也無實際觸感。而這種對虛擬世界的完全照搬卻又增添了語言的現實感。其創(chuàng)造出的整個意境與當代人們的生活相互切合,是大多數人工作娛樂的真實寫照。使用這種語言,觀眾的代入感增強,沉浸體驗更好。這種虛擬與現實對立統(tǒng)一的矛盾,達成了影像在另一個維度上的真實重塑與形式創(chuàng)新,塑造了“屏讀”這一新電影語言。

在以“屏讀”語言敘事的影視作品中,觀眾通常會被安排在第一視角,“沉浸”在整個故事中,與主人公共同經歷種種跌宕起伏。不僅如此,整部作品從頭到尾都只使用這一種語言,觀眾也只能通過看屏幕上的屏幕(電腦、手機、平板等)來理清脈絡。當然,為了使敘事不那么單調,拍攝者也可通過視訊聊天這一方式將現實畫面嵌入各種電子屏幕中。

而“屏讀語言”的技巧,并不是靈光乍現的獨特,而是在日常對電子屏幕的使用體驗中積累所得。比如你在做正事的時候,突然被彈窗吸引,一個接著一個點進去,最后將本應完成的任務拋到九霄云外。又或是和別人聊天的過程中,原本因為憤怒或興奮或其他情緒快速打了很多字,停頓了一會兒以后又一點點把字刪除。正是這些生活細節(jié),讓略顯緊張的敘事節(jié)奏輕松起來,受眾也有共鳴,代入感會更強。

總結來說,這種電影語言可以說是一種大眾語言(universal language),是一種建立在新科技上的敘事語言。這種視覺呈現方式的創(chuàng)新有一個清晰的方向,即改變科技產品在電影中的參與方式,引導觀眾的目光和視角。這種參與的背后,不僅是由于我們越來越頻繁地使用科技產品和社交媒體,更是因為它們的出現和發(fā)展逐漸改變了我們自身的存在方式。

二、“屏讀”語言的運用及作品分析

其實早在2009年,英國網友亞當·布徹就自導自演了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屏讀語言片——互聯(lián)網故事。有人把這種拍攝方式稱作“桌面電影(desktop film)”,顧名思義,泛指故事沖突和鏡頭全集中在網絡和電腦桌面的電影。然而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日常生活中的屏幕也不再拘泥于電腦桌面,手機、平板、智能手表的相繼問世,故事的展開也越發(fā)多元。因此,“屏讀”一詞應比“桌面”更加恰當。

2010年,google發(fā)布了一條利用屏讀語言敘事的的廣告片Parisian Love(巴黎愛情),宣傳其搜索引擎。整部影片非常簡短,制作也非常簡單——從主人公搜索在巴黎留學開始,到他和在法國認識的妻子的孩子的出生,畫面中只有google的搜索引擎輸入條以及搜索結果。如果說互聯(lián)網故事是屏讀語言的一次嘗試,那么巴黎愛情就是屏讀語言真正的開始。它是自蒙太奇技術問世以來后,電影語言的巔峰,即通過相關詞匯和聲音補充觀眾認知,幫助他們完成對劇情的理解。比如說,觀眾看到Google搜索條目里出現“教堂”就自動腦補了男女主角結婚,看到“嬰兒床”就腦補了他們有了孩子。這種全新的電影語言受到了業(yè)內人士的肯定。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影視作品也開始利用屏讀語言進行故事敘述實驗。

(一)借用其鏡頭語言表現傳統(tǒng)題材

在2015年,現象級美劇摩登家庭就在第六季第16集嘗試了使用屏讀語言講了個溫馨幽默的家庭故事:聯(lián)系不上女兒的媽媽有些著急,便使用iMessage、Facetime等軟件與家人實時通訊,甚至試圖黑入女兒的社交賬號去發(fā)現女兒的下落,這些舉動引發(fā)了一連串令人啼笑皆非的誤會,最后女兒從家里的地下室走出——原來是因為她一直在補覺,沒能及時查看手機收到的消息。由于《摩登家庭》整體定位走溫馨喜劇路線,且時長在20分鐘左右,這樣單獨劇情的一集并沒有利用屏讀語言制造太多的懸念。但因為《摩登家庭》原本的人物關系就比較錯綜復雜,因此整集的劇情不顯單調,觀眾可以在每時每刻都發(fā)現新的驚喜

而最近剛剛上映的電影《網絡迷蹤》,在拍攝時也使用了屏讀語言。女兒失蹤,父親通過電腦上的社交信息搜尋其下落,在經歷了解密,反轉等各種波瀾起伏的事件后,父女最終團圓,兩人之間的矛盾也因此化解。這樣的故事其實規(guī)矩而老套,但其涉及到的話題卻很寬泛——親子關系、人性的自私、媒體的冷血、社交媒體對生活的侵入等等。若是將這些單一的話題展開,每一個都可以單獨成篇,但如果將所有的話題都壓縮在傳統(tǒng)的電影中,就會使得信息量過大,觀眾也難以吸收如此龐大的內容。但屏讀語言幫助了電影在單位時間內增加了信息量:通過屏幕上任務欄顯示的文字,或是查找資料時那些對情節(jié)沒有推動的其他信息(網友對女孩失蹤事件的評論),這些有意無意的感情渲染,從側面反映出了人心的冷暖,也是屏讀語言中別具一格的設計。

總的來說,美劇《摩登家庭》這一集以及電影網絡迷蹤都是“新瓶裝舊酒”——只借用了屏讀的形式,但在主旨核心上還是傳統(tǒng)故事的延續(xù),討論的也都是人性、家庭這些經久不衰的話題。在這一類影視作品中,屏讀語言都豐富了其表現形式,給觀眾耳目一新之感;偶爾會借屏讀語言增加故事的剖析面,但都只是點綴,并不能起到深化主題的效果。

(二)通過其鏡頭語言展現新媒體困境

而上映于2014年的驚悚電影《解除好友》以及其2018年上映的續(xù)集則在屏讀語言的基礎上討論了更多因新媒體時代到來而呈現出的社會問題。第一部的故事核心為“網絡霸凌”,帶有靈異色彩:因為網絡霸凌而自殺的女孩子在一年后的忌日突然“重返”網絡聊天室,引發(fā)了昔日好友間的背叛、猜疑與騷亂。雖然整個故事都圍繞著女孩死后朋友們的反應,但話題核心是網絡暴露他人隱私而產生的霸凌行為。這里的屏讀語言,不僅使整個事件還原得更加真實,也提升了敘事的縱深感。在照片發(fā)布后評論的飛速增加,到片中的青少年在視頻聊天中因為憤怒而離開,或網絡連接時故意而為的卡頓……都讓網絡暴力表現得更加鮮活而殘忍。創(chuàng)作者所選的“網絡暴力”這一議題,更是值得關注和討論。新媒體時代的來臨,使得信息交流共享越發(fā)迅速、方便,而社交網絡中身份的隱秘和交流的階級弱化,則使得群體極化現象愈發(fā)嚴重,網絡暴力事件也變得輕易。創(chuàng)作者在恰當的時機用恰當的屏讀語言將這一議題搬上了屏幕,引發(fā)大眾關注。這部作品,既給觀眾帶來新鮮感,也在劇情背后令人反省深思。

其續(xù)集則選擇了“暗網”為題材進行創(chuàng)作。區(qū)塊鏈、比特幣等詞近年來熱度不斷,而基于這些技術進行非法交易的暗網則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賽博恐懼。在本片中,暗網中的用戶付錢雇人虐殺少女,這樣的設定,可以說是人們目前可以想象到的最極端的反社會人格的實體化。而劇中的每一位參與者,其實都在暗網用戶的擺布之下。暗網用戶無處不在,無孔不入,他們早已在不知不覺中侵入了我們的生活,暴露在各種線上媒介中的我們毫無安全感可言??梢哉f,這是創(chuàng)作者“對數字時代的警告”,更是一種借助屏讀語言將網絡恐懼具體化的表現。

除了增強現實和加入信息量的功能,在這類影片中,屏讀語言是電影主題的助推劑。屏讀語言和事件發(fā)生的背景完美契合,又記錄下“屏幕前”的人物在接觸電子設備時的茫然、恐懼與掙扎,更是通過技術的故障、修復或漏洞將媒介融合時代的不確定性實體化,在增加故事縱深感的同時也對當代的新媒體現象旁敲側擊。

三、“屏讀”語言的缺陷

屏讀語言給觀眾帶來了不一樣的視覺體驗,到目前為止都備受關注和追捧。許多影視創(chuàng)作者目前都在試圖嘗試將這一語言融入電影敘事中,比如哈內克的《快樂結局》、徐冰的《蜻蜓之眼》等,但因缺少網絡運行的基礎知識,剪輯后的邏輯也不流暢,導致一些作品連讓屏幕本身看起來更加可信都做不到。屏讀語言的某些缺陷在這些作品里也被無限放大:

一方面,日常生活中已頻繁使用各類電子產品的觀眾,在閑暇時如果還需要長時間觀看“屏幕”,必然會有些疲乏。且在這類影片中,觀眾根本不需要信任其中的任何一個鏡頭,快速閃過的帶有信息量的界面已讓觀眾應接不暇,人體開始逐漸成為媒介的延伸,主體性被媒介進行了偷換。這樣看來,在疲乏的同時,觀眾也許會在媒介中越陷越深。

另一方面,盡管制作人盡力使得拍攝角度多元化,但從總體上來說,屏幕語言的敘事方式還是十分單調的。且這類電影也一直無法在真正意義上有進步,也許會一直囿于“偽紀錄片”創(chuàng)作出的偽劣的真實感。觀看模式的迅速轉變,其實人們也會很快適應這樣的電影語言。若僅僅是拍攝30分鐘內的短片,屏讀語言就是畫龍點睛之筆,但電影的時長通常在一小時以上,如何弱化這兩種缺陷并利用更好的方式展現新媒體時代特征,是當今影視創(chuàng)作者需要突破的創(chuàng)新點。當然,我們也不難想象,隨著技術革命的進一步發(fā)展,影視語言也會在屏讀語言的基礎上更新迭代,以適應新的環(huán)境。


本文來源:《視聽》:http://m.00559.cn/w/xf/9501.html

網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