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地理新教材中的圖像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教育學論文發(fā)表
作者:中州期刊來源:原創(chuàng)日期:2011-10-13人氣:1261
地理新教材中的圖像,包括地圖,景觀圖、示意圖、漫畫等既是教學的內容,也是地理學習的工具。充分利用教材圖像,是地理學習中最具學科特點的能力,以此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利用地理新教材中的圖像,培養(yǎng)學生獲取地理信息能力
教材圖像都貯存著大量的地理信息,培養(yǎng)學生閱讀地理圖像并獲取相關信息,是地理圖像教學的第一步,也是素質教育的要求。敏銳的、精細的觀察是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基點,是形成正確表象的基礎。教學中針對不同圖像,以學生對事物進行觀察的科學方法為基礎,設計好啟發(fā)學生讀圖的步驟,配以逐步展開的遞進性問題,引導學生從圖像上獲取地理信息,提高學生的信息意識,形成初步的獲取信息的能力。對世界地圖,首先明確一尺(比例尺)一例(圖例)三線(赤道、回歸線、極圈),對圖上沒有三線的要讓學生描出;其次了解海陸位置;最后根據專題問題要求提煉信息,如學習西亞和北非時,出示地形圖,提出①本區(qū)的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有什么特點?②本區(qū)地形有什么特點?③平原主要分布在哪里?④世界陸地最低點在哪里?
對漫畫、景觀圖,指導學生說出圖上“有什么”?“怎么樣”?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依照問題參與讀圖觀察,了解圖像的功能,掌握判讀原理,強化對感性知識的認知,形成良好的觀察習慣,為分析某地工農業(yè)生產和氣候的特征積累思維的材料。
建立知識與能力的教學秩序,教師在備課時,就把知識和能力的目標結合起來,盡量在教學的過程中,做到學思結合,學練結合,學用結合,以教導學,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形象思維。
二、利用地理新教材中的圖像,培養(yǎng)學生對地理事物分析評價能力
借助圖像能簡化思維的語言過程,突出學生的思維價值,強化學生的思維訓練,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用理性思維來看待地理問題。
地圖、剖面圖、景觀圖等各種地理圖像大多是反映地理事物本質特征的形象。教學中,可以培養(yǎng)學生通過對讀圖所得地理信息進行加工,分析他們的地理屬性,總結地理特征,實現(xiàn)由形象思維向理性思維的轉變。主要的方法有圖像分析綜合法、圖像組合疊加法、圖像比較法等。
圖像分析綜合法是對圖像的組成進行分析,認識地理事物的組成成分及其特征,然后再通過綜合比較,認識各部分間的整體特征和本質屬性。例如,只有通過綜合分析圖中顯示的交通、資源等信息,才能充分認識遼中南地區(qū)成為我國重工業(yè)基地的原因。
圖像組合疊加法:是幾個圖像按一定順序組合或疊加在一起,建立一種新的圖像,認識幾個地理事項之間本質聯(lián)系,如在氣候類型圖上標畫風帶、氣壓帶、洋流等影響因素,通過對這些因素的分析,可以更好的了解氣候形成的原因;把地形圖、氣候圖、農業(yè)分布圖組合在一起,通過對地形、氣候等信息的提取和分析,能了解一個地區(qū)農業(yè)發(fā)展條件的優(yōu)劣。
圖像比較法:是將兩幅以上的圖像進行對照比較,可認識幾個地理事物或現(xiàn)象之間的類屬關系及發(fā)展變化。如教材通過比較中國地圖和北京市地圖顯示的信息:兩圖圖幅相同,比例尺大小不同,內容祥略各異,可引導學生得出:在相同圖幅上,比例尺大,所畫范圍小,表示內容詳細;比例尺小,所畫范圍大,表示內容簡略。
三、利用地理新教材中的圖像,培養(yǎng)學生地理動手操作能力
讓學生動手操作比教師講解的效果要好得多,學生自己動手操作會遇到一些實際問題,這會促進其思考,探索,在不斷失敗中求得成功。如在講解地軸、兩極、經緯度、經緯網等有關知識點時,有些學生總弄不清楚??筛挠脤W生動手操作的辦法,讓學生在課后用乒乓球做一個小地球儀,經過動手操作,學生不僅比較順利地掌握了有關的知識點,還向教師提出了不少在制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多采用這種辦法,不僅能使學生動手能力得到加強,而且有助于相關知識的掌握。
地理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大多的地理操作可在地圖上進行,通過對地圖繪制、填繪實現(xiàn)動手操作能力,形成地理圖表的識讀和編制能力。在今年我國四川汶川發(fā)生地震時,讓學生畫出世界上兩大火山地震帶圖,并在圖上標注成都、汶川等地名和等高線,可以讓學生據圖分析地震產生的原因,以及震后為什么滑坡、泥石流多發(fā),地質災害如何防御等等,這些都鍛煉了學生對解決地理問題的思考;有的教師每講一個國家或地區(qū),都讓學生描出它的輪廓,把相關城市、主要的礦產地填在圖上,以利學生識記??梢妼滩膬热輬D像化,是培養(yǎng)學生運用掌握知識在實際問題中靈活應用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途徑。
在新教材的教學中,我們應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圖像,強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力求收到良好的效果,也為進行地理創(chuàng)新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利用地理新教材中的圖像,培養(yǎng)學生獲取地理信息能力
教材圖像都貯存著大量的地理信息,培養(yǎng)學生閱讀地理圖像并獲取相關信息,是地理圖像教學的第一步,也是素質教育的要求。敏銳的、精細的觀察是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基點,是形成正確表象的基礎。教學中針對不同圖像,以學生對事物進行觀察的科學方法為基礎,設計好啟發(fā)學生讀圖的步驟,配以逐步展開的遞進性問題,引導學生從圖像上獲取地理信息,提高學生的信息意識,形成初步的獲取信息的能力。對世界地圖,首先明確一尺(比例尺)一例(圖例)三線(赤道、回歸線、極圈),對圖上沒有三線的要讓學生描出;其次了解海陸位置;最后根據專題問題要求提煉信息,如學習西亞和北非時,出示地形圖,提出①本區(qū)的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有什么特點?②本區(qū)地形有什么特點?③平原主要分布在哪里?④世界陸地最低點在哪里?
對漫畫、景觀圖,指導學生說出圖上“有什么”?“怎么樣”?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依照問題參與讀圖觀察,了解圖像的功能,掌握判讀原理,強化對感性知識的認知,形成良好的觀察習慣,為分析某地工農業(yè)生產和氣候的特征積累思維的材料。
建立知識與能力的教學秩序,教師在備課時,就把知識和能力的目標結合起來,盡量在教學的過程中,做到學思結合,學練結合,學用結合,以教導學,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形象思維。
二、利用地理新教材中的圖像,培養(yǎng)學生對地理事物分析評價能力
借助圖像能簡化思維的語言過程,突出學生的思維價值,強化學生的思維訓練,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用理性思維來看待地理問題。
地圖、剖面圖、景觀圖等各種地理圖像大多是反映地理事物本質特征的形象。教學中,可以培養(yǎng)學生通過對讀圖所得地理信息進行加工,分析他們的地理屬性,總結地理特征,實現(xiàn)由形象思維向理性思維的轉變。主要的方法有圖像分析綜合法、圖像組合疊加法、圖像比較法等。
圖像分析綜合法是對圖像的組成進行分析,認識地理事物的組成成分及其特征,然后再通過綜合比較,認識各部分間的整體特征和本質屬性。例如,只有通過綜合分析圖中顯示的交通、資源等信息,才能充分認識遼中南地區(qū)成為我國重工業(yè)基地的原因。
圖像組合疊加法:是幾個圖像按一定順序組合或疊加在一起,建立一種新的圖像,認識幾個地理事項之間本質聯(lián)系,如在氣候類型圖上標畫風帶、氣壓帶、洋流等影響因素,通過對這些因素的分析,可以更好的了解氣候形成的原因;把地形圖、氣候圖、農業(yè)分布圖組合在一起,通過對地形、氣候等信息的提取和分析,能了解一個地區(qū)農業(yè)發(fā)展條件的優(yōu)劣。
圖像比較法:是將兩幅以上的圖像進行對照比較,可認識幾個地理事物或現(xiàn)象之間的類屬關系及發(fā)展變化。如教材通過比較中國地圖和北京市地圖顯示的信息:兩圖圖幅相同,比例尺大小不同,內容祥略各異,可引導學生得出:在相同圖幅上,比例尺大,所畫范圍小,表示內容詳細;比例尺小,所畫范圍大,表示內容簡略。
三、利用地理新教材中的圖像,培養(yǎng)學生地理動手操作能力
讓學生動手操作比教師講解的效果要好得多,學生自己動手操作會遇到一些實際問題,這會促進其思考,探索,在不斷失敗中求得成功。如在講解地軸、兩極、經緯度、經緯網等有關知識點時,有些學生總弄不清楚??筛挠脤W生動手操作的辦法,讓學生在課后用乒乓球做一個小地球儀,經過動手操作,學生不僅比較順利地掌握了有關的知識點,還向教師提出了不少在制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多采用這種辦法,不僅能使學生動手能力得到加強,而且有助于相關知識的掌握。
地理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大多的地理操作可在地圖上進行,通過對地圖繪制、填繪實現(xiàn)動手操作能力,形成地理圖表的識讀和編制能力。在今年我國四川汶川發(fā)生地震時,讓學生畫出世界上兩大火山地震帶圖,并在圖上標注成都、汶川等地名和等高線,可以讓學生據圖分析地震產生的原因,以及震后為什么滑坡、泥石流多發(fā),地質災害如何防御等等,這些都鍛煉了學生對解決地理問題的思考;有的教師每講一個國家或地區(qū),都讓學生描出它的輪廓,把相關城市、主要的礦產地填在圖上,以利學生識記??梢妼滩膬热輬D像化,是培養(yǎng)學生運用掌握知識在實際問題中靈活應用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途徑。
在新教材的教學中,我們應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圖像,強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力求收到良好的效果,也為進行地理創(chuàng)新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欄目分類
熱門排行
推薦信息
期刊知識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