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社會學角度下的《孟子》道德教育啟示

作者:王曉輝來源:《芒種》日期:2015-10-11人氣:1227

   《孟子》的思想和我國儒家思想一道,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道德教育,在今天,這樣的教育觀點仍然具有積極作用。 
(一)有助于提高社會誠信
    孟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就是講究“仁義”為主,這種仁義盡管是建立在家庭血緣基礎上的,但家庭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試想,一個人在家不尊重父母,怎么可能在外尊重其他年長的人?兄弟之間相處不好的,也不可能和朋友處好。
    孟子提出的“存心養(yǎng)性”,要求保持本性就得“寡欲”。我國目前社會上出現的一些不良現象,像“制假售假”,為了利潤,不惜犧牲他人健康,這都是“多欲”造成的“良心泯滅”的結果。  

一旦“多欲”,人性中的“惻隱之心、羞惡之心”都相繼消失,取而代之的就是“錢錢錢”。為了錢什么都不顧,一些人為了追求金錢,連自尊也不要,冒充親人生病,身體殘疾來騙取別人的“惻隱之心”,這樣嚴重損害了社會誠信,別人都不敢行善了。

因此,在今天學習《孟子》的道德思想和修養(yǎng)方法,不僅可以使社會更和諧,也有助于個人道德提高,增加社會誠信。
(二)有助于提高責任感
    在今天,社會已經成一個大家庭,像孟子時代那種自給自足的生產方式已不復存在。每個人的個人行為都會影響到其他人,因此,對于作為社會一份子的個人而言,除了要培養(yǎng)誠信之外,還要通過“自省”培養(yǎng)責任感。
     目前,社會上很多人遇到不合理的事總是埋怨社會、埋怨他人或者埋怨父母,從來沒有“反躬求己”,檢查一下自己哪方面出了差錯。一些人在生活中不如意還報復社會,有的拿汽油到公交車上燒無辜乘客,有的人開車撞人,還有的暴打流浪漢或者虐待流浪狗、流浪貓,這些人不僅喪失了人本性中的“惻隱之心”,更是缺乏“反躬求己”的精神。因此,在我國的中小學和大學學習《孟子》,培養(yǎng)他們的“反躬求己”的品德,增加自己的責任感,是保障社會穩(wěn)定的重要基礎。
(三)有助于學生的道德培養(yǎng)
     今天的學生將會是明天的社會棟梁,在學校開展《孟子》的道德修養(yǎng),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讓他們知道“大丈夫”這樣的品德是做人的標準,每個人都要具有報效祖國的思想,即使不能報效祖國,也要做個堅強有用的人,人生難免要犯錯,但要“改過遷善”,要培養(yǎng)“聞過則喜”的品德,自己有錯不要害怕別人指正,應該主動接受監(jiān)督,才能更好地完善自己。
    總之,作為儒家思想的產地,今天的中國人學習儒家思想對于個人和社會都具有重要意義。

本文來源:http://m.00559.cn/w/zw/1534.html 芒種

網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