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基層新聞新聞采訪實效性研究——新聞論文

作者:王秀來源:《視聽》日期:2015-05-02人氣:1405

自2011年的8月份開始,所有新聞媒體的報導,都開始逐步產生了變化,報紙上,關于基層民眾的新聞多了,電視上,對于基層民眾的采訪多了,廣播中,關心基層群眾生活的聲音也多了,許多新聞工作者,開始走出了新聞機構的大門,開始深入到學校、煤礦、田間、廠房、邊疆等基層機構和地區(qū),過上了與百姓同甘苦的生活,切身體會民眾的真實生活,感受基層群眾的心中所想,了解基層民眾的心中期盼,并如實的反映出他們的訴求。成千上萬的新聞工作者,在以這樣的實際行動,對新聞行業(yè)中最重要的新聞真實性問題進行著探求。他們帶著思考行走,帶著感情探求,迎合問題改善,進而寫出了符合現(xiàn)實、貼近民生、生動流暢的新聞稿件,拍出了真實、鮮活、觸動人心的照片,制作出了引人深思、讓人受到啟發(fā)的電視節(jié)目,這些寶貴的新聞資源,都記載著社會的不斷變遷,也反映出了百姓的真實需求,回應了社會對新聞行業(yè)的要求

一、深入基層進行采訪是新聞界的優(yōu)秀傳統(tǒng)

針對新聞采訪制定的具體定義是:新聞工作者為了取得新聞資料,對客體所進行的詢問、傾聽、觀察、記錄及分析等一系列活動,也是新聞寫作的基礎前提,是一類特殊的探究調查模式。既然是作為新聞寫作中的必要前提,而新聞工作人員對于客體進行采訪的現(xiàn)場,便是新聞現(xiàn)場,也就是普遍所說的一線采訪。

在對國內外新聞采訪工作的實際調查當中,我們可以看出,許多廣泛流傳,膾炙人口,并具有巨大社會影響力的新聞作品,都是記者通過走訪基層、深入一線、甚至擔負著生命危險才能夠得到的,并且需要通過自己的深入分析與組織,才能夠最終得出不朽的新聞良作。

以近年來的優(yōu)秀新聞工作者農曾偉為例,在2012年的8月,農曾偉的優(yōu)秀新聞工作者事跡報告團首次在南寧舉行了事跡報告會,報告會上,播放了農曾偉在新聞行業(yè)一線奮斗的視頻,農曾偉是我國新時代的優(yōu)秀黨員代表人物,也是新時代新聞工作者的典范,在得知自己已經處于肝癌晚期后。依然頂著風霜雨雪,為基層新聞事業(yè),持續(xù)奮斗了一百五十個日夜。為基層新聞事業(yè)貢獻出了自己的最后一份光與熱,在報告會上,參與會議的群眾與干部代表,都被農曾偉為新聞事業(yè)付出一生的精神所感動,農曾偉曾說過“新聞宣傳,是我一生無悔的選擇,我愿意為他貢獻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在現(xiàn)今備受爭議道德新聞行業(yè)當中,農曾偉這樣的鮮活感人的事例,無疑是新聞行業(yè)所有工作者應當學習的,也是無論在任何領域都應該被傳頌與推廣的。

在新聞領域的光榮歷史上,自然也不只是近年來,才有優(yōu)秀的記者事跡,我國新聞工作者在九十年代時,就已經有了深入基層關注民生的優(yōu)秀范例,1991年時,《中國青年報》的攝影記者解海龍,就選擇了離開燈火輝煌的城市,一腔熱情的投入了農村,融合到鄉(xiāng)村生活當中,去了解民生,一年來,坐了驢車,又坐拖拉機,連續(xù)走訪了十余個省份,將近三十個縣城,一百多所學校,共計拍攝了七十個膠卷,最終,他拍攝出了在社會上廣負盛名的大眼睛女孩照片,照片當中的女孩,手中握著一支鉛筆,睜著圓圓的眼睛望向前方,眼中透露著期盼,這幅名為《我要讀書》的照片,觸動了無數(shù)國人的內心,更被中國青少年發(fā)展基金會設定為希望工程的形象標志,被廣泛的利用在希望工程的各個公益項目當中,進一步提升了大眾對希望工程的關注度,進而轉變了數(shù)以萬計貧困家庭子女的命運。

二、基層新聞資源,是新聞業(yè)的礦井

所謂基層新聞,其主體就是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事情,甚至許多小事、瑣事都能夠反映出社會的現(xiàn)象,新聞工作者需要新聞資源,就需要意識到新聞是存在于社會每個角落的,就像礦井中的財富,應當去發(fā)掘,而不是等待,如果不用心去對基層生活中的細節(jié)進行探討與觀察,只關注大新聞、大事件,是無法體現(xiàn)出民聲需求的,例如在網(wǎng)易新聞網(wǎng)上,就可以看到一篇孝心兒媳無怨無悔照顧癱瘓婆婆二十余年的感人新聞,文中的主角商培蘭,只是翟王鎮(zhèn)羅家村的一名普通農民,她每天都會像往常一樣在家中照顧自己的小孫子,邊哄著孩子,邊走到院子里,去看一下晾曬的尿布有沒有曬干,但這些尿布并不是自己小孫子的,而是為已經癱瘓臥病在床二十余年的婆婆而準備的,自婆婆癱瘓開始,照顧婆婆,成了商培蘭每天最主要的任務,由于丈夫常年在外打工,所以只有商培蘭每天不辭勞苦的照顧著重病的婆婆,但她始終沒有一絲抱怨,文中,商培蘭在描述自己與婆婆的關系時說婆婆對待自己就像親生女兒一樣,自己從嫁到這個家中,也從未與婆婆紅過一次臉。像商培蘭這樣的事例,也許看起來是生活中十分常見的,但在人情漸淡,生活節(jié)奏加快的現(xiàn)代社會,又有多少人能夠真正像商培蘭一樣持續(xù)二十余年毫無怨言的悉心照顧自己的婆婆呢,這樣的新聞,雖然看似常見,但卻毫無疑問會使看到新聞的讀者進行反思,聯(lián)想自己平日對待親人是否足夠用心,而促進讀者的思考,堅持正面的思維導向,強化正面信息的宣傳,也正是新聞需要達到的目的,所以作為新聞工作者,應當了解,新聞本就是來源于生活中的,所以生活就如同礦井,而新聞工作者就如同掘金者,我們只有擁有善于發(fā)掘的眼睛,才能夠將社會的真實狀況與積極面更好的反映出來。

三、基層新聞采訪能夠升華新聞工作者的觀念

在基層采訪當中,新聞工作者不但能夠鍛煉自身的社交能力與探索能力,更加重要的是,社會基層采訪活動能夠不斷轉變新聞工作者的各方面觀念。提升新聞工作者的思想高度。例如在汶川大地震與玉樹地震的報道當中,這些報道自然災害的現(xiàn)場記者,都有著相同的感受,受災現(xiàn)場的生存條件都是十分艱苦的,在居住、出行、飲食方面所受到的苦,都是日常采訪所無法比擬的。在汶川地震發(fā)生后,許多記者都是在第一時間到達現(xiàn)場的,一整天的采訪工作結束,住宿與飲食都沒有著落,也沒有方便寫作與發(fā)稿的條件,而且還有隨時面對余震的危險,所以在受災地區(qū)采訪的這段時間當中,現(xiàn)場記者都是保持著敬業(yè)精神,不怕艱苦,不怕困難,廢寢忘食來完成采訪與文案工作的,但在這樣的工作環(huán)境之下,也沒有任何人表現(xiàn)出不滿與抱怨的情緒,那是因為,在看到受災現(xiàn)場民眾生活的苦難,與他們承受傷痛,失去至親的悲傷后,現(xiàn)場的記者都明確的了解到,這些災區(qū)民眾的悲痛,需要被重視,讓政府與國家,都能夠對災情有所了解,并提供幫助,這也是作為記者的職責與使命,在這樣的親身體會下,現(xiàn)場記者的思想境界與責任感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這也是所謂新聞工作者最為可喜的成長。

四、基層采訪能夠更好體現(xiàn)作者的價值

了解社會民生,讓民眾的聲音受到更多關注,是作為新聞工作的職責所在,也是體現(xiàn)新聞工作者優(yōu)勢的要素,記者自身關注民生,并以民眾的需求為訴求,自然能夠得到民眾的擁護,進而體現(xiàn)出作為新聞工作者的主要價值。

    舉例來說,近期一個四川爸爸夏軍為了挽救自己得了白血病的孩子而甘當人肉沙包的新聞,便引起了社會的普遍關注,這個新聞得到推廣后,孩子父親夏軍得到的并不是拳頭,而是一個個好心人的捐助、擁抱與贊揚。這雖然只是一個新聞,但對于一個為了孩子一籌莫展無路可走的父親,媒體的幫助與宣傳,無疑是對于父子兩個來說最好的救命良藥,這樣的正面力量宣揚,就是身為新聞工作者的職責所在,更是新聞工作者的最寶貴價值所在。

    在現(xiàn)今被輿論主導的社會中,作為新聞工作者,只有深入的對基層民聲訴求進行探索與了解,對基層新聞資源進行發(fā)掘與整合,并對自身的觀念與思想高度不斷進行提升,才能夠挖掘出真實及時、符合社會發(fā)展需求、貼合民眾思維、傳達正面力量的優(yōu)秀新聞資源,進而推動自身及新聞行業(yè)的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李武.全球化背景下的基層新聞工作芻議[J].理論觀察,2013(7).

2. 麥正偉.把基層新聞事業(yè)當作自己的生命[J].青年記者,2005(12).

3. 戴小泉.在走基層中彰顯新聞報道的生命力[J].聲屏世界,2012(7).

本文來源:http://m.00559.cn/w/xf/9501.html 《視聽


  

網(wǎng)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