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藝術論文 > 正文

基于CiteSpace的寺觀壁畫研究熱點與趨勢

作者:劉慧來源:《新美域》日期:2025-10-27人氣:21

摘要:本文借助Cite Space信息可視化軟件展開分析,發(fā)現寺觀壁畫研究自2000起逐漸升溫,近五年尤為顯著。學者們的研究不僅僅停留在圖像學層面的研究,而是拓展到宗教信仰、壁畫保護與修復、文化傳播等多個層面。隨著現代數字化技術的發(fā)展,寺觀壁畫的傳播范圍得以擴大,保護寺觀壁畫、古建筑、文物的觀念也日益深入人心。

關鍵詞:寺觀壁畫;壁畫保護與修復;山西

 

    壁畫主要包括石窟壁畫、墓室壁畫以及寺觀壁畫這幾大類型,像大同云岡石窟壁畫、敦煌莫高窟壁畫等都屬于石窟壁畫;忻州九原崗壁畫、太原徐顯秀墓室壁畫則是墓室壁畫的典型代表;寺觀壁畫的代表有長治大云院彌陀殿壁畫、五臺佛光寺東大殿壁畫等。本文主要圍繞山西地區(qū)寺觀壁畫的研究現狀和未來發(fā)展趨勢展開探討。

    寺觀壁畫最早可追溯到漢晉時期,隨著佛教的傳入和道教的興起,其數量也逐漸增多。早期壁畫人物帶有明顯的印度佛教的特征,之后逐漸與中國道教融合,形成了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壁畫人物形象。在物質條件十分匱乏的年代,佛教成為統(tǒng)治者治理國家的重要手段之一。盡管經歷過多次大規(guī)模滅佛運動,但其在民眾心中的地位依然穩(wěn)固。唐代是中國壁畫藝術的鼎盛時期,寺觀壁畫規(guī)模宏偉,色彩富麗,藝術水準極高。宋代寺觀壁畫雖規(guī)模不及唐代,但更具時代特色,內容更加貼近世俗生活,生動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貌。明清時期寺觀壁畫逐漸走向衰落,不過仍有大量優(yōu)秀作品傳世,比如北京法海寺壁畫。寺觀壁畫能流存至今得益于歷朝歷代的完善,現存的寺觀壁畫大多數是明清時期的作品。

   一、資料來源

     本文以中國知網數據庫(CNKI)作為研究文獻的核心來源。在知網數據庫中以“寺觀壁畫”主題為檢索詞,主要以2000年1月1日至2025年1月1日這來二十五年間的文獻進行研究,共檢索出293篇學術期刊論文,經過篩選,最終確定232篇論文作為研究樣本,以便運用CiteSpace軟件進行關鍵詞共現、關鍵詞聚類、關鍵詞突顯等項目的可視化分析。

二、統(tǒng)計結果分析

(一)發(fā)文數量分析

通過發(fā)文量分析,可以更加直觀地了解近二十五年寺觀壁畫研究發(fā)文的變化趨勢。從2000年開始,寺觀壁畫研究發(fā)文量呈現出波浪式上升的趨勢,在2017年達到二十五年來的高峰。這一年,國內博物館展覽掀起一股壁畫熱。4月,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展出了高精度等比例復制的山西高平開化寺壁畫。同一月內,"保護與傳承—山西寺觀藝術暨文獻展"在國家圖書館舉辦。11月末上海博物館舉辦了"山西博物院藏古代壁畫藝術展"。這些原本散落在山西偏僻鄉(xiāng)村或深埋于地下墓室的古代壁畫進入了國家級博物館的殿堂,成為公眾認知的對象。

     2018年,發(fā)文數量又迅速下降,與2016年基本持平。隨后,2018年到2021年又迅速攀升,迎來第二個小高峰。2021年至2025年發(fā)文數量呈現出逐年交替上升下降的趨勢。

   山西壁畫可分為地上、地下兩大類。地上壁畫又細分寺、觀、祠三大類。山西豐富的古建筑遺存,其中十之八九是宗教建筑,即佛寺、道觀、神祠三類廟宇,這些廟宇內大多繪有壁畫。在古代中國,這類建筑較為普遍,但如今只有山西能夠成規(guī)模、成系統(tǒng)地保存下來。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些建筑就是古代的"公共建筑",而里面的壁畫則是當時社會的"視覺化呈現"。

壁畫依附于建筑或墓室,本屬"不可移動文物",要想將散落各地的大體量壁畫集中于博物館展出并非易事。實際上,最早展出山西壁畫的是歐美博物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佛教藝術展廳就永久陳列著山西洪洞廣勝寺下寺的壁畫《藥師經變圖》,其它收藏單位還有納爾遜博物館、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等等。這批山西寺觀壁畫的外流多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古董商和外國賣家勾結將壁畫倒賣出境,最終落戶于外國的博物館。

(二)發(fā)文機構

從寺觀壁畫研究機構圖譜分析可知,共有二十個機構顯示在圖譜中,排在前五所的大學分別是太原科技大學、山西大學、中央美術學院、山西師范大學、西安工程大學,其中有三所是位于山西省。此外,各大地區(qū)的美院以及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也都展開了相關研究,這充分表明山西高校在寺觀壁畫研究領域處于全國領先地位。山西在全國現存的壁畫面積達23000平方米,數量位居全國之首,占全國寺觀壁畫的70%以上。山西壁畫能得以大量保存與其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密不可分。山西氣候干燥,雖然處于地震帶但很少發(fā)生大地震,晉北、晉南地區(qū)降水量較少,沒有大型洪澇災害,而且古建筑結構堅固,抗震性能良好。山西壁畫的歷史跨度極大,從唐代到明清各個朝代均有遺存,不僅數量眾多,藝術價值也極高,涉及宗教、藝術、民俗等多個領域。

(三)關鍵詞共現分析

圖1.png

              1關鍵詞共線圖(來源于citespace數據分析)

由關鍵詞共線圖可知,圖中節(jié)點的大小代表關鍵詞出現的頻次,節(jié)點越大說明出現頻次越高(如圖1所示)。分析共線圖可以發(fā)現,研究主要圍繞寺觀壁畫和壁畫兩大主題展開,并延伸出構圖、色彩、明代、墓室壁畫、山西、水陸壁畫等方面的研究。線條的粗細代表聯(lián)系的緊密度,線條越粗,聯(lián)系越緊密。圖中唯一出現的寺觀壁畫是永樂宮壁畫,這里相傳是道教祖師之一呂洞賓的故宅,始建于唐朝,宋朝也進行擴建和完善,但元代毀于大火,后來又在原址上新建了三清殿、純陽殿和重陽殿至今仍然保留著元到明早期的道教壁畫800余平方米。永樂宮壁畫集中展現了元代壁畫藝術的高超水平,其構圖巧妙、線條流暢、技法精湛,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在中國美術史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此外,圖中還有顯示一些平時容易忽略的關鍵點,如現狀調查、文化傳播、農業(yè)科技、民間信仰等。

(四)關鍵詞聚類分析

不同顏色表示不同的聚類族群,分別為#0寺觀壁畫、#1壁畫、#2色彩、#3山西、#4明代、#5水陸壁畫、#6墓室壁畫、#7寺觀、#8裝飾性、#9文化傳播、#10文化、#11大雄寶殿。各聚類族群存在交叉重疊的情況,這表明寺觀壁畫研究領域具有復雜性和多樣性。這意味著寺觀壁畫涉及研究的范圍相當廣泛,不僅僅是構圖、色彩、線條方面的研究,要放寬視角、結合不同時期的歷史背景,分析壁畫圖像背后的含義,是否與統(tǒng)治者的喜好、民間信仰有關。

在山西的眾多寺廟中,大雄寶殿是一個重要的建筑。幾乎每座寺廟都有一座名為大雄寶殿的殿宇,這里通常供奉著寺廟中最精美的塑像和壁畫,是整個寺廟建筑的核心。“大雄”是指佛教釋迦摩尼的德號,寓意著“偉大的英雄”或“雄鎮(zhèn)大千世界”,“大”表示包含萬物,“雄”表示能夠懾服群魔 “寶”字指“三寶”,即“佛像為佛寶”“藏經為法寶”“僧侶為人寶”,因殿內供奉主尊是釋迦摩尼,所以稱為“大雄寶殿”。

(五)關鍵詞凸顯分析

突現強度最高的前三個關鍵詞分別是:山西(3.03)、寺觀(1.78)、文化傳播(1.64)。文化傳播的形式豐富多樣,寺廟會定期舉行各種宗教儀式,如法會、佛誕慶典等。在這些活動中,大雄寶殿是核心場所,信眾與游客大多聚集在此參與儀式,感受佛教文化的莊嚴與神圣。例如浴佛節(jié),在農歷四月初八釋迦摩尼誕辰日舉行,屆時寺廟會用香湯沐浴佛像,信眾也會參與其中,表達對佛陀的恭敬,同時也寓意著洗凈內心的煩惱和污垢;水陸法會,這是一種大型而隆重的法會,一般持續(xù)七天或者更長的時間。法會期間,僧侶會誦經、禮拜等,超度水陸空三界的一切亡靈,普濟六道眾生。

許多寺廟都會配備了講解導游或者志愿者,為游客講解寺廟的歷史淵源、建筑風格、供奉的神明以及壁畫故事,幫助游客更加深入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內涵。

此外,各個寺廟會根據其寺廟中最具代表性的塑像、壁畫、建筑,設計一系列文創(chuàng)產品。近年來,冰箱貼深受青年人的喜愛與追捧,不僅將其視為打卡的象征更體現了人們對傳統(tǒng)文化的喜愛。(如圖2所示)除冰箱貼外,還有明信片、文具、盲盒、書簽等文創(chuàng)產品,以創(chuàng)意的方式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

圖2.png

2文創(chuàng)-冰箱貼(來源于網絡)           

 

三、 寺觀壁畫研究熱點

(一)田野考察

考察目的在于深入了解壁畫的保持現狀和文化內涵,為后續(xù)的研究提供一手資料。考察內容包括:寺廟所處地理位置、平面圖(殿宇布局)、大殿占地面積、殿內壁畫的面積、使用專業(yè)的設備拍攝殿內的壁畫圖、拍攝殿內彩塑或泥塑的造像;測量寺廟碑刻的大小,記錄碑刻的內容,臨摹壁畫線描圖,并仔細梳理整合。在考察過程中,要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對壁畫的色彩、構圖、藝術風格進行分析。此外,還可以與寺廟的管理人員、當地居民進行交流,了解壁畫的歷史淵源、修復情況以及傳承故事。

(二)壁畫保護及現狀調查

寺觀壁畫主要依托與寺廟、道觀等建筑保存,但很多古廟年久失修,出現倒塌,雨水侵蝕、褪色等問題,因此當下壁畫保護工作迫在眉睫。需要探索先進的壁畫修復技術,如化學加固、物理支撐等。同時,要注重壁畫的預防性保護措施,在寺廟周圍建造保護區(qū),種植樹木,抵御風沙對壁畫的破壞;進行環(huán)境監(jiān)測與調控,人為控制壁畫所在內部空間的濕度,保持干燥的環(huán)境;對于石窟壁畫,可以修建排水渠,以此來減少山體中水分對石窟壁畫的侵蝕,預防山體開裂、山體滑坡等風險;在古建筑的墻體外側涂抹防滲水的液體,延長壁畫的壽命。針對不同病害類型,尋找適合不同病害類型的修復方法。如加強安保的巡視,嚴禁亂涂亂畫,相關部門要嚴查為個人私欲拆除古建筑、破壞壁畫的行為。

利用非接觸式數字化成像技術記錄壁畫形態(tài)、紋理等信息,建立壁畫的數字檔案,借助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等技術,開發(fā)壁畫的虛擬展示平臺,讓更多的人能夠沉浸式欣賞和了解寺觀壁畫,同時利用數碼技術進行數字保護和修復。

(三)宗教與文化內涵

寺觀壁畫是宗教教義的直觀呈現。佛教壁畫通過描繪佛傳故事,如釋迦摩尼的誕生、出家、苦行、成道與說法,以連續(xù)畫面詳細展示了佛教的核心教義,讓信徒們更加直觀感受到佛教的修行過程,領悟因果循環(huán)和慈悲為懷的理念。道教壁畫中,對三清、四御等道教神仙的描繪,構建出完整的道教神譜,體現了“道生萬物”的哲學思想以及修仙問道、追求長生的教義。

寺觀壁畫中蘊含著豐富的民族精神與價值觀,佛教壁畫中,慈悲、智慧、忍辱等精神體現了中華民族對善良、寬容與智慧的追求。道教壁畫則強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體現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反映了中華民族對自然的敬畏和尊重。這些精神與價值觀代代相傳,構成了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華嚴寺內的大量壁畫人物刻畫等都是按照佛家的經文佛法進行的,如《華嚴三圣圖》《觀世音菩薩像》《千手千眼菩薩像》等。

四、結論與展望

(一)結論

價值實現,個人能力有限,要組建專門的科研團隊,分工明確,目標一致,共同挖掘寺觀壁畫的藝術價值、科學價值及歷史價值;政府在寺觀壁畫的保護與宣傳方面,占據其重要地位,保護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需要政府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黑神話悟空這款游戲帶火了山西多處景點,要抓住機遇大力宣揚我們山西精美的彩塑、古建筑、壁畫等。并制定相關的規(guī)章制度,嚴禁私自偷盜文物進行轉賣、惡意破壞壁畫等一系列不法行為。提高人民群眾保護古建筑、壁畫的意識,不斷提升保護文化遺產的理念。保護工作只能延長壁畫的壽命,但終有一天壁畫會歸于塵土,傳統(tǒng)的方式就是臨摹壁畫,但有些耗時耗力,最好的方式就是建立數據庫,得以流傳后世,供后人研究,盡快加強壁畫掃描方面等核心技術成果的轉化。

(二)展望

根據已有的數據來看,越來越多的學者投身到寺觀壁畫的學術研究中,跨學科合作趨勢越來越明顯歷史學、考古學、生物學等多學科相互交織,相互影響。文化遺產價值與傳承,對文化遺產價值進行評估系統(tǒng)評估,包括藝術價值、歷史價值、科學價值等,為保護和利用提供依據。通過博物館的陳列展示、設計創(chuàng)意文創(chuàng)產品等方式,將寺觀壁畫的文化內涵傳遞給公眾,增強公眾的文化認同感和保護意識;寺觀壁畫作為中國文化獨特的標識,加強與國際的交流合作,舉行國際展覽、學術研討會、分享保護技術與經驗,擴大中國寺觀壁畫在世界上的影響力。





文章來源:《新美域http://m.00559.cn/w/qk/29468.html 

網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京師(新鄉(xiāng))律師事務所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