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自然,無為而無不為——試論老子思想的精神實質
老子的“無為”思想在他整個思想體系中可謂流傳最廣的,這種思想曾被許多人評價為“消極”,通讀《道德經(jīng)》八十一章,可以感覺到,老子所謂的“無為”是無法用“消極”兩字來概括總結的。這是一種對生命、自然以及人類社會的深刻反思,就猶如一股清泉,洶涌澎湃之后注入深潭,而潭中的水是平靜幽深的,雖然不再喧嘩,卻有了豐富的內涵。這是經(jīng)過激烈、復雜的思考和沉淀之后復歸的平靜,需要結合那個時代,同老子一樣,耐心地品味,才能得到些許的真意。
生命、死亡是一切思想史上永恒的話題,老子在對這些問題的思考中,提出了“道”的概念,而主宰“道”的則是宇宙中最天然的東西,“道法自然”,在茫茫大化中,他看到了自然的威力,也認識到了順應自然的必要性。這絕不同于原始人對自然力的敬畏和不解,而是在對生命、宇宙的觀照中提煉一種意識,一種超越生命的意識。老子哲學是一種生命智慧之學,五千言的主旨就在于從道的理論視角去認識生命、理解生命。道的流程即是生命的流程,生命源于道,又復歸于道。生命的那種超越時空和肉身的精神性的存在形態(tài),超越生命往往表現(xiàn)為一種心靈的境界,一種精神的超拔與解脫。老子認為,“道”是人走向超越的必然歸宿:“萬物并作,吾以觀復。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道德經(jīng)》第十六章)“道”是生命之源,生命的流程就是道的流程。生命在道的作用下生生不息,但最終還必然回歸道的本體,達到永恒的生命境界。由是觀之,道是現(xiàn)實與超越的統(tǒng)一,生命回歸于道,也就獲得了它的超越性的生命形態(tài)。
對現(xiàn)實生活的深刻洞察和批判,是老子對現(xiàn)實生命的關切的另一種思考方式。老子看到,現(xiàn)實生活中,人的生命受到種種誘惑,“五音”、“五色”、“五味”導致了人欲的膨脹,破壞了生命的純真,人們在你爭我斗、爾虞我詐中匆忙地趕路,貪婪地攫取,整個社會處于一種極不和諧的狀態(tài),在老子看來,現(xiàn)實中所標榜的“仁義、孝慈、忠臣”等不過是大道隱廢之后產(chǎn)生的一種“有為”,對社會現(xiàn)實只能醫(yī)其“表”,不能治本。老子進一步指出,理想的社會原則應取法天道,天道又取法于“自然”,這便是老子的“道法自然”說,這也是他的“無為”思想的進一步深化。
老子認為,萬物紛紛蕓蕓,最終都恢復到其本原,“歸根曰靜,是謂復命?!保ǖ谑拢办o”就是萬物回歸其本體的一種精神狀態(tài)。所謂復命即是對生命本體的回歸,回到那種無知無欲,自然純真的“嬰兒”狀態(tài)。當然,這里的“嬰兒”只是一個比喻,說明超越的道的境界的本真狀態(tài)。超越生命不是對自然生命簡單的回歸,而是一種超越,是經(jīng)歷過一番道的修持后的超越的回歸,重新回到那真實無為的道的本體,而非生命的原初。在自然生命層面,“靜”意味著無知無欲,返樸歸真。而在社會生命意義上,“靜”則意味著“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第六十三章),意味著“功遂身退”(第九章),自然而然?!办o”就是對自性的保持,自得自足,它是對流動不居的社會生命的超越。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崩献影讶思{入了宇宙本體“道”的系統(tǒng),通過人與宇宙本體的相通、相類來肯定人的生命價值,生命也獲得了它的尊嚴,獲得了它與本體同樣高貴的性質。也正因為人的生命與“道”相類、相通,生命精神也不過是宇宙本體??“道”的精神的顯現(xiàn),生命精神的本體性既蘊含了對終極存在的理解,又凝結著人對自身生存價值的確認,并寄托著人的現(xiàn)世理想。在現(xiàn)實生活中,“和”指社會生命的理想形態(tài),“真”則指自然生命的理想狀態(tài)。然而,生命精神與本體世界的緊密關聯(lián),使得生命的探求總是不斷地超越現(xiàn)實世界,于是向本體世界??道的回歸便成為生命的最高價值追求。先秦儒家文化缺乏本體論的建構,只注重關涉現(xiàn)實的社會人生,故儒家所倡的“和”、“中”、“剛”、“仁”的生命精神以適應現(xiàn)實為特征,儒家所推崇的“天人合一”的超越境界的實現(xiàn)也必須以對現(xiàn)實人生的肯定、認同為基礎。在某種意義上說,生命精神經(jīng)過歷史與傳統(tǒng)的積淀實際上已成為一種文化精神,文化也只有貫徹一種生命精神才能體現(xiàn)出對生命的提升和導引。因而,對生命及其精神的獨特的價值取向和理論架構,構成了儒道兩家文化的根本分歧所在。老子哲學也正是以其熾熱而獨特的生命精神與情懷贏得了它經(jīng)久不衰的思想魅力。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jīng)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jīng)“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jù)?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shù)四顆星,附好發(fā)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