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柴靜專訪對新聞客觀性的踐行研究 ——以《看見》為例

作者:唐亞男來源:《視聽》日期:2015-01-19人氣:4370

一、 從《看見》欄目定位分析

    2010年12月6日起,中央電視臺一套綜合頻道推出全新專題欄目《看見》。作為一檔記錄現(xiàn)實題材的專題節(jié)目,《看見》觀察變化中的時代生活,用影像記錄事件中的人,努力刻畫這個飛速轉(zhuǎn)型的時代中,人的冷暖,感知,思想與渴望,期待和觀眾一起,了解陌生,認識彼此;端詳相似,審視自我。

我抽樣了《看見》周末版的16期欄目的節(jié)目內(nèi)容(播出時間?)

編號節(jié)目名稱涉及人物大致主題

1 姚晨:一顆溫暖的鹵蛋姚晨微博公民觀念

2 和你在一起艾滋病人艾滋病問題思考

3 世間有情人阿里木靠賣羊肉串,捐資助學幾十年

4 挑山的女人汪美紅一個失去丈夫的女人通過挑山獨自支撐整個家庭

5畫甲背包客張廣柱王鐘津一對老夫妻的環(huán)球之路

6 老兵回家楊劍達遠征軍老兵幾十年后回家

7 長大未成人張炘煬最小大學生的成長歷程

8 用幽默尋找自我黃西一個華人脫口秀者在美國

9 一個都不能少歐興田老兵為戰(zhàn)友守墓

10 看見周云蓬周云蓬盲人流浪歌手民謠

11 城管來了宋志剛城管出書描述城管工作和生活

12 突圍王小山熱心垃圾處理的環(huán)抱者

13 生命從四十五歲開始文革捐獻自己遺體的殘疾人

14 尋找半個世紀前的潛伏者朱四小組在臺大陸間諜當年的生存狀態(tài)

15 告別盧安克盧安克德國志愿者在貧困山區(qū)支教

16 生命,美的讓人流淚羅丹殘疾志愿者在雅安

    由上表可知,央視對該欄目的自我定位是記錄現(xiàn)實題材的專題欄目,細加考察,《看見》是帶有新聞性的人物專題欄目,力求理解中國社會轉(zhuǎn)型期的新聞人物,其目的在于加深受眾對他人與自我的理解。而且,該欄目在一定意義上是為柴靜量身定做的,其選題與呈現(xiàn)方式均帶上了鮮明的個人烙印。該欄目并非標準意義上的新聞欄目,甚至也不是陸曄教授所講的電視新聞雜志,它只是帶有新聞性的人物專題欄目。因此,若以閭丘露薇的硬新聞標準去要求它,也就不夠合適了。(這個分析說服力不足,沒有抓住上表的實例來說明作者觀點)

二、 柴靜是否在踐行新聞客觀性

(一) 轉(zhuǎn)述的方式將記者主觀判斷剝離

下表是對抽樣節(jié)目的一部分資料進行整理和歸納:

節(jié)目標題采訪問題總數(shù)引用當事人語言、觀點引用他人觀點、言語引述總數(shù)比例

姚晨:一顆溫暖的鹵蛋 16 3 8 11 68%

藥家鑫案和雙方父母 8 1 2 3 37%

花甲背包客 24 2 4uan 6 25%

和你在一起 27 3 3 6 22%

老兵回家 25 0 4 4 16%

柴靜專訪李陽家暴 45 7 2 9 20%

世間有情人 10 0 1 1 10%

張大未成人 42 8 3 11 26%

專訪四姑娘山驢友失蹤事件 56 4 3 7 12%

為了安息的紀念 23 4 0 4 17%

    由上表可知,引述問題的總數(shù)達到采訪問題總數(shù)20%的節(jié)目占超過一半的比例。以引述為操作手法履行新聞客觀性準則的做法,在柴靜的采訪中占到了絕對的優(yōu)勢。引述的方式有很多種尤其以對當事人的言論,態(tài)度,思想的敘述為主。而對“他者”觀點的引述又以“有的人”“很多人”“一般人”“傳統(tǒng)的觀念認為”等形式出現(xiàn)。

    這種引述有可能是針對采訪對象一方的言論,態(tài)度,思想的呈現(xiàn),也可能是對某個現(xiàn)象的描述,某種公共價值判斷的引入。在與采訪對象交流的過程中,柴靜通過轉(zhuǎn)述,將不同的觀點或態(tài)度引入到討論的話題上來,使得采訪對象在與記者交流的過程中的到一種來自“他者”信源的暗示,對自己的觀點展開敘述或?qū)Α八摺钡挠^點展開批駁。在多種引述的方式中,對當事人言論,態(tài)度,思想的引述占到了最大的比重。

綜上,柴靜轉(zhuǎn)述的方式將記者主觀判斷剝離,踐行著新聞的客觀性。

(二) 多用陳述句式,只述不評

下表是對抽樣節(jié)目的統(tǒng)計結(jié)果,主要反映了陳述句在所有提問中所占比例的分析:

節(jié)目標題問題數(shù)疑問句陳述句反問句陳述句比重

一顆溫暖的鹵蛋 16 8 6 2 37%

柴靜專訪藥家鑫案 8 7 1 0 12%

花甲背包客 24 15 8 1 33%

和你在一起 27 24 3 0 11%

老兵回家 25 15 7 3 28%

柴靜專訪李陽家暴 45 17 25 3 56%

世間有真情 10 6 2 2 20%

長大未成人 42 27 11 4 26%

專訪四姑娘山驢友失蹤事件 56 39 12 4 21%

為了安息的紀念 23 15 8 0 34%

    柴靜專訪中提問的句式主要有三種:疑問句,陳述句,反問句。在新聞采訪的過程中,對采訪對象的發(fā)問一般以疑問句和反問句為主,但柴靜在采訪過程中加入了很多陳述句提問的形式。

    在文本中顯示,陳述句構(gòu)成的問題總數(shù)超過了文本包含所有問題20%的節(jié)目占到了超過一半,在這其中,又有50%的節(jié)目陳述句比例超過33%。

    陳述句的提問方式主要有以下幾點優(yōu)勢:第一,提問時陳述的語氣一般比較中肯,采訪者容易從心理上接受,從而削弱反抗的心理活動,使受訪者愿意敞開心扉與記者進行深入的交流。第二,陳述句一般是對新聞事件當事人的言語,觀點,態(tài)度或特定場景的敘述,沒有記者主觀價值判斷的涉入,能夠更加客觀的呈現(xiàn)事件中的主要環(huán)節(jié)。

    綜上,柴靜的采訪多用陳述句,只述不評,也在踐行著新聞的客觀性。

    新聞客觀性是對新聞從業(yè)人員專業(yè)上的必要要求,是每一個新聞從業(yè)者都必須自覺遵守的道德準則??v觀柴靜從事一線新聞報道活動的經(jīng)歷,非典,兩會特別報道,汶川地震,北京奧運,很多事件,很多場景里我額每年都看見了她的身影。她善記錄淹沒在宏大敘事中新聞事件里動人的細節(jié),為時代留下具有個人見解的注腳?!澳阕寗e人看見,你才能看見別人,大家都同處于一樣的生活,愛恨欲望都無不相同?!辈辉倏桃鈴娬{(diào)職業(yè)身份,做新聞事件的客觀記錄者,傳遞著柴靜十年的人生感悟。柴靜在新聞采訪過程中,一直在對自己采訪的客觀性有所追問,每次采訪完一個新聞事件,總會反思自己是否做到了客觀性。對于柴靜的采訪方式是否符合新聞客觀性的職業(yè)準則一直以來都是一個爭議性的話題。通過對《看見》欄目文本的抽樣分析,我們看到,通過央視十年的磨礪,柴靜在采訪過程中對新聞客觀性的踐行達到了一種自覺的狀態(tài)。

三、 反思柴靜專訪中對新聞客觀性的偏離

    在對文本資料分析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大量的節(jié)目中柴靜都用到了第一人稱發(fā)問的提問方式,這種的形式,可以拉近與采訪對象的心理距離,消除距離感和陌生感,但對新聞客觀性原則是一種傷害。

    客觀性要求記者在與采訪對象進行交流的過程中,要盡量減少自身價值涉入。這是為了保證新聞報道的客觀,準確,保證報道內(nèi)容不受特定群體,利益,價值觀念的影響。在對柴靜專訪文本進行分析之后,得到了下面關于以第一人稱提問在整個采訪中的次數(shù)表格:

節(jié)目標題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第三人稱無人稱

一顆溫暖的鹵蛋 1 8 0 7

藥家鑫案雙方父母 1 2 1 4

花甲背包客 2 12 0 10

和你在一起 4 14 2 7

老兵回家 2 15 0 8

專訪李陽家暴 9 23 8 5

世間有情人 0 5 0 5

長大未成人 2 21 11 8

專訪四姑娘山驢友失 2 27 5 22

為了安息的紀念 1 20 1 1

柴靜采訪中第一人稱提問的次數(shù)

訪談中以第一人稱發(fā)問,存在一定的主觀介入感。

    從表中的數(shù)據(jù),我們可以看到,90%的節(jié)目中都包含了第一人稱提問的方式。其中,又以柴靜專訪李陽家暴事件為最多,比例達到了20%,采訪艾滋病患者的節(jié)目次之,然后就是對藥家鑫雙方父母的采訪節(jié)目。在對文本進行分析的過程中,我大膽得出了以下結(jié)論:

    柴靜專訪中對客觀性的偏離主要集中在以下幾種節(jié)目

    第一:對社會邊緣群體的采訪過程。社會邊緣群體往往是指那些被社會忽視或極少關注的群體。柴靜專訪中,對艾滋病患者這一群體進行采訪的過程中,就出現(xiàn)了多次以第一人稱與采訪對象交流的過程。邊緣化群體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因為不被社會主流承認,常常有著自己的難言之隱和不被常人知道的苦衷。記者在采訪過程中為了使采訪對象得到放松進行深入的交流,以第一人稱發(fā)問的形式與采訪對象拉近距離,“傾聽”采訪對象隱秘的心理活動和心路歷程。

    第二:引起社會價值或道德討論的個案性事件。《看見》的節(jié)目宗旨是看見新聞中的人。不同社會群體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態(tài)度在節(jié)目中沖撞、交織,使得節(jié)目在深度、廣度上更有看點。

    第三:對爭議性人物的解讀。藥家鑫、張炘煬、李陽等這些代表著不同社會層次、不同社會身份的人在新聞事件中承擔了爭議性人物的社會角色。柴靜在對他們進行解讀的過程中,強調(diào)對“過程性”價值的追求,在與采訪對象直接交流的過程中,柴靜對自己的疑問或猜想直接陳述給對方,不免將自己的主觀感受帶入采訪行為的過程中。

    新聞客觀性理念是新聞專業(yè)主義的核心內(nèi)容,也是現(xiàn)代新聞業(yè)界最重要的職業(yè)準則。一個專業(yè)的記者,應該向受眾提供的是“超然、公正、不含成見和偏見”的報道。柴靜專訪過程中對新聞客觀性原則有著一個專業(yè)的新聞人的自覺踐行,同時也不可避免的出現(xiàn)了一系列對新聞客觀性偏離的現(xiàn)象,值得我們關注和思考。正確理解柴靜專訪中對新聞客觀性的自覺踐行,為我們從事新聞報道工作時端正對新聞新聞客觀性的正確認識提供了好的范本。

網(wǎng)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quán)、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quán)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