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其他論文 > 正文

傳播學視域下真人秀節(jié)目的特征分析

作者:黃綠藍來源:《視聽》日期:2018-03-03人氣:2176

哈羅德·門德爾松在《大眾娛樂》中寫道“電視娛樂沒有破壞和降低文明程度,它幫助人們放松,使他們能以全新的興趣和活力投入到活動中去。”真人秀節(jié)目是電視娛樂節(jié)目的典型代表,充分體現了媒介四功能中的娛樂功能,于人們有“泄壓閥”的作用。電視真人秀節(jié)目可溯源于1973年美國公藝廣播公司電視臺拍攝的《一個美國家庭》,迄今已有17年的發(fā)展歷程。筆者認為,真人秀節(jié)目是指以明星或素人為主體,在既定的情境中,進行某些活動或比賽,該過程被真實記錄并通過后期藝術加工呈現的一種節(jié)目形態(tài)。近年來,真人秀的演變趨勢也有了新的特征。

一、前臺和后臺的消融

歐文•戈夫曼在《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現》一書中提出了“擬劇理論”,他認為人們的行為有“前臺”和“后臺”的區(qū)分。“前臺”是個體在自己表演過程中不自覺或自覺使用的表達性裝備,即在“前臺”人們扮演的是“表演性自我”;而“后臺”是人們展現“真實性自我”的地方,它是一個隱蔽而私人的領域,“前臺”和“后臺”具有明顯的間隔?!岸斍暗恼嫒诵阃ㄟ^“全景式敞視機制”創(chuàng)造了一個“擬態(tài)真實”,它打通了“前臺”和“后臺”的空間間隔,消弭了原本涇渭分明的界限,使私密化的生活空間變得公開化。根據弗洛伊德的人格結構理論,這種“后臺”的“前臺化”,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人類內心深處潛藏的好奇心和窺私欲,即滿足了“本我”的欲望。這種揭開“后臺”神秘面紗,弱化“前臺”演出儀式感的真人秀節(jié)目,滿足了人們對他人“后臺”生活的合法窺探,使其在眾多的電視節(jié)目類型中飽受歡迎,博得了良好的收視效益。

二、平民文化范式的轉變

威廉•雷蒙斯認為大眾文化應是“民有、民享、為民喜聞樂見的”。當前的真人秀節(jié)目抓住這一特點,節(jié)目制作中透射著伯明翰學派口中“普通”、“有人情味”的文化特性。上世紀60年代以來,以“解構”為主導的后現代文化思潮和社會思潮的崛起,為平民文化成為主宰電視文化的支配性范式提供了現實環(huán)境。真人秀節(jié)目的興起是平民主義文化范式支配下的電視實踐,它使電視節(jié)目的文化范式從精英文化范式向平民文化范式轉變。真人秀為明星“脫冕”,為傳統(tǒng)視域下的受眾“加冕”,通過平等、互動、開放的特性,在某種程度上實現了巴赫金狂歡理論中所提及的烏托邦般的“第二世界”,即指平民大眾在官方世界的彼岸建立起狂歡的、完全“顛倒的世界”。在“第二世界”里,社會地位、等級、階層的界限均被打破,人們可以平等地對話交流,插科打諢,甚至群起狂歡。平民文化范式進入真人秀節(jié)目的生產場域后,真人秀節(jié)目擴大了與受眾之間共通的意義空間,節(jié)目從“告知式”向“對話式”轉變,成功獲得受眾的青睞。

三、“所見即所買”真人秀的到來

美國學者尼古拉斯•尼葛洛龐帝在《數字化的生存》中認為,“數字化生存讓弱小孤寂者也能發(fā)出他們的聲音?!比襟w時代的到來,為真人秀狂潮的掀起提供了技術上的準備。人們收看真人秀節(jié)目,不再是單向線性的,而是雙向多級的。馬歇爾·麥克盧漢認為“媒介是人的延伸”,從這一視角而言,全媒體是人的全方位多角度的延伸,它使觀眾觀看真人秀擁有更為多樣的收看方式。在時間上,網絡延伸了人們收看真人秀的時間和次數;在空間上,受眾只需通過移動設備便能輕松觀看節(jié)目,不再是客廳里的“沙發(fā)土豆”。同時,在全媒體時代,真人秀節(jié)目出現了全新的“T2O”模式,“屏幕就是渠道,內容就是店鋪”成為可能。T2O即TV to Online的簡稱,指電視端的產品轉移到線上售賣的一種模式,是電視端踐行互聯網思維的一種方式,東方衛(wèi)視推出的《女神的新衣》便是T2O模式的代表。隨著“Video out”技術的逐漸商用和“視鏈”技術的成熟,真人秀節(jié)目將迎來全面的“所見即所買”時代,這使得真人秀節(jié)目與其他節(jié)目相比更具吸睛性,獲得了一眾擁躉。

四、受眾話語權的實現

波普畫家安迪•沃霍爾揚言“將來,每個人都能當15分鐘名人?!贝_實,真人秀節(jié)目營造的“成名引力”,使得受眾不再是以往的“節(jié)目之輞”,而通過節(jié)目和新媒體的賦權成為“節(jié)目之轂”,同時因草根階層的崛起而持續(xù)“衛(wèi)冕”。誠如英國文化研究學派代表人斯圖亞特·霍爾的“解碼”假說所言,受眾并不是任由傳播者任意掃射的靶子,而是具有自主性和能動性的主體。真人秀節(jié)目的迅猛發(fā)展動搖了精英主義捍衛(wèi)的“陽春白雪”,“話語權”從精英手中轉移到受眾手中。以歌唱類真人秀為例,在精英文化范式下的真人秀節(jié)目中,表演者只能是歌唱家,而在平民文化范式下的真人秀節(jié)目中,受眾擁有了平等的話語權,素人也可以參加節(jié)目,成為表演者,抑或通過節(jié)目成為歌手。同時,作為觀眾的受眾,也擁有絕對的話語權,可以通過投票決定真人秀參賽者的去留,威廉•雷蒙斯所言的“每個人都可以平等地參與文化的生產和消費”在真人秀中得以實現。

五、“全民狂歡”景觀的形成

據中娛智庫2016年的統(tǒng)計,中國泛娛樂核心產值已超四千五百億。誠然,娛樂化的真人秀節(jié)目滿足了人們對娛樂信息的需求,推動了文化產業(yè)的發(fā)展。但是,真人秀愈演愈烈的“泛娛樂化”現象也不容小覷。媒介內容的娛樂化讓人們在使用中獲得了“放松與宣泄”的滿足,提高了受眾的選擇或然率,因此如何生產更多娛樂化的內容以吸引碎片化受眾的眼球,無疑成為真人秀節(jié)目娛樂化的巨大誘因。然而,娛樂化是“汝之蜜糖”的理想只是市場利益驅動下的烏托邦,“彼之砒霜”的一面才是我們真正應該警惕的。正如馬克思主義指出的,藝術和文化越商品化,人們就越容易失去批判力,其內在的價值特性就越容易被市場需求的準則代替或等同。托馬斯·戴文波特和約翰·貝克在《注意力經濟》一書中也指出,在信息過剩的時代,信息無限而人們的注意力有限,人們的“注意力”便成了寶貴的資源。如何支配和吸引人們的注意力,并使注意力發(fā)揮最大效益成了市場趨之若鶩的目標。正因如此,在真人秀節(jié)目普遍同質化和過剩化的時代,許多真人秀節(jié)目不顧社會效益,一味“解構”文化內涵,媚俗粗鄙和插科打諢成為節(jié)目導向,“有意思但沒意義”已然是電視真人秀的一大通病。

六、結語

傳播學家喬治•格伯納認為“電視通過長時間潛移默化的影響,‘培養(yǎng)’了電視觀眾的‘現實感’與‘社會觀’,人們基于這樣的‘現實’對自己的生活做出判斷?!闭嫒诵愎?jié)目的“涵化”功能會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著受眾,因此,規(guī)范真人秀的健康發(fā)展至關重要。宏觀層面,政府作為“瞭望者”,不能只局限于“限娛令”,更應該注重提供方向性引導、優(yōu)化節(jié)目模式,通過全方位的戰(zhàn)略來應對泛娛樂化挑戰(zhàn);中觀層面,媒介組織作為“把關者”,應注重行業(yè)自律而非行政他律。追求收視率的同時,更應堅持“內容為王”,不斷創(chuàng)新,生產珍饈美饌的娛樂化節(jié)目以獲得“綠色收視”;微觀層面,受眾作為“參與者”,應當提高批判性思維能力,在鋪天蓋地的娛樂化內容中進行選擇性注意與理解。

喻國明教授認為“真人秀節(jié)目的社會價值,是通過這樣一種電視表達使人們看到生活、體會生活、思考生活,并在此基礎上改造生活。”在“泛真人秀”時代,真人秀節(jié)目的娛樂功能固然重要,但它更應在娛樂文化中始終保持著理性精神與人文情懷。警惕為了經濟效益而以“愚樂”內容“麻醉”大眾,最終使其淪為尼爾·波茲曼筆下的娛樂附庸。


本文來源:《視聽》:http://m.00559.cn/w/qk/9501.html

網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