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刑偵劇《如果蝸牛有愛情》中刑警角色的“圓形化”——兼談刑偵劇中刑警形象的流變
我國的公安劇于20世紀80年代初出現(xiàn)于熒幕,并于90年代后期開始大量涌現(xiàn),21世紀初形成熱潮,但2004年由于當時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的行政干預而開始降溫,直至2012年起部分優(yōu)秀公安劇重現(xiàn)黃金檔,其發(fā)展歷程可謂是“一波三折”。①刑偵劇是公安劇題材中的一種常見劇種,其主要特征是以案件為敘事手段來表現(xiàn)劇情的發(fā)展。但早期的公安劇側重于展現(xiàn)案件的推理過程,對于主要人物形象警察的角色定位總以“扁平化”設置呈現(xiàn)。電視劇《如果蝸牛有愛情》(以下簡稱《蝸?!?卻讓觀眾看到了不一樣的警察群體?!段伵!窇阎蛴^眾展示鮮活真實的刑警形象的初衷,成功塑造了以季白和許詡為代表的刑警角色,相較于傳統(tǒng)刑偵劇人物形象塑造的模式化和扁平化傾向而言,無疑是一次全新的嘗試和突破。
一、人物形象的“圓形化”設置
無論是文學、戲劇、還是電影和電視劇,圓形人物形象的設置一直以來都帶給觀眾一種角色的充實性和飽滿感。圓形人物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國評論家E·M·福斯特說在其著作《小說面面觀》中提出的,“十七世紀時,扁平人物稱為‘性格’人物,而現(xiàn)在有時被稱作為類型人物或漫畫人物,他們最單純的形式,就是按照一個簡單的意念或特性而被創(chuàng)造出來。如果這些人物再增多一個因素,我們開始畫的弧線即趨于圓形?!笨梢姡皥A形”絕非是憑著某一簡單的意念或特性被創(chuàng)造出來的類型化人物,而是承載了多重因素的人物。
相對于“圓形人物”早期在文學作品的運用而言,電視充分結合著它與生俱來的視聽優(yōu)勢,似乎把人物的“圓形化”設置表現(xiàn)的更加淋漓盡致。在刑偵劇中,警察形象設置從扁平逐漸趨于圓形,并非一蹴而就,在此期間受到了多種因素的影響。以近期熱播的刑偵劇《蝸?!窞槔梢愿Q探到刑警形象在“圓形化”轉向過程中的一些外在影響和內在動因。
(一)受眾審美趣味助推刑警角色個性化
審美興趣不是單個人的審美需求,而是指整個社會群體的審美觀念發(fā)生了改變。沒有審美興趣的高漲,就不可能達成主客體之間的審美交流。②任何敘述文本都存在著一個接受群體,接受群體審美文化的轉變極大的影響著藝術作品的創(chuàng)作觀念。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進步,人們也越來越注重精神文化層面的需求,這就表明電視劇作品除了要有精彩的劇情設置外,人物形象的飽滿圓潤是不可或缺的關鍵部分。在刑偵劇中也是一樣,如《榮譽》中的林敬東,《征服》中的徐國慶,他們總是正襟危坐,足智多謀,無一絲缺點。刑警的“偉光正”的人物形象以固有的姿態(tài)長期霸占熒屏,造成了觀眾審美的疲勞。但在《蝸?!分?,導演的高明之處就在于迎合當下大眾的審美文化需要,創(chuàng)造出各具特色、充滿生命力并且獨屬于“這一個”的刑警形象。在第四集中,隊長季白批評警察許詡“你覺得你是一個天才,就能不拘泥于給常人的規(guī)則了嗎?”許詡回答道:“是的?!痹S詡一反傳統(tǒng)化警察過分恭敬、極度謙卑的人物設置,敢于承認自己的內心想法,可謂是刑警人物塑造的一大突破。
作為對傳統(tǒng)刑偵劇中刑警人物設置的突破,《蝸牛》已經(jīng)勇敢做出了嘗試與創(chuàng)新。姑且不論這種創(chuàng)新能夠走多遠,但是它竭力的想迎合觀眾的審美趣味,讓觀眾看到一個“新”警察人物形象的想法是值得肯定的。
(二)創(chuàng)作理念轉變確立刑警形象多元化
電視劇早期作為政治輿論宣傳的工具之一,隨著改革開放的社會環(huán)境,如今發(fā)展成為以滿足大眾文化需求為基礎的藝術載體。不可否認的是,社會環(huán)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著刑偵劇的創(chuàng)作基礎。在社會穩(wěn)定的大背景下,人民精神文明需求隨同經(jīng)濟的發(fā)展日益增強,他們不再僅僅滿足于觀看,而開始追求欣賞。大眾文化心理召喚著電視劇的改革與進步,在市場的推動下,電視劇也在不斷追隨社會變化,積極適應著人民生活的情感需要。面對文化市場與受眾的需求,電視劇業(yè)的轉型也是必然趨勢。作為電視劇“主旋律”題材之一的刑偵劇,導演創(chuàng)作理念的轉變也是必然。
從公安劇的歷史來看,早期的刑偵劇的創(chuàng)作理念較為單一化,警察人物形象程式化狀態(tài)較為嚴重。例如90年代的《9·18大案紀實》,《世紀大追捕》等,側重于描繪警察偵破探案的過程和對于犯罪分子的道德譴責,而往往忽視了刑警自身人物形象的刻畫。21世紀初期,涌現(xiàn)了《驚天鐵案》、《緊急追捕》等一系列的刑偵劇,在劇情方面雖然做到了曲折化,但是現(xiàn)在刑警人物塑造上大都給人以千人一面的雷同感。早期刑警角色的塑造更多的是像包拯和海瑞等清官形象的一種跨時代演繹,總是背負著“偉光正”的外衣。如果說人物形象的確立是整部劇作的核心戲劇點,那么倘若這個戲劇點始終扁塌塌的,劇情再跌宕起伏,想必也是缺乏生機的?!段伵!纺軌蛟诮鼛啄瓯姸嘈虃蓜≈忻摲f而出,這與導演既要講好刑偵推理以弘揚正氣,又要樹立鮮活的刑警形象以深入人心的創(chuàng)作理念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lián)?!段伵!范嘀貏?chuàng)作元素的融合,注定了其刑警形象的多元化。例如刑警季白,在追捕罪犯時,他沖鋒陷陣,成功塑造了其硬漢形象。在日常生活中,勸熬夜加班的同事早點休息,體現(xiàn)了他善解人意的一面。在感情生活方面,面對親如妹妹的葉子汐慘遭人殺害時,他也如常人一樣痛惜難過,尋找方式宣泄痛苦。季白“圓形化”的人物設置,向大家展示了卸下刑警身份后的“凡人”季白的鮮活人物形象。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離不開創(chuàng)作理念的整體把控,讓觀眾在進入劇情的同時,以達到深入角色且認同角色的狀態(tài)。
就從目前刑偵劇的導演創(chuàng)作意識上來說,如果刑偵劇不放下警察角色十全十美的思想包袱,人物形象的塑造時刻都帶有一種固定的程式化表現(xiàn),那么刑偵劇的發(fā)展確實有走入誤區(qū)的傾向了。
二、刑警形象塑造上的缺失
作為人物設置上創(chuàng)新的嘗試,導演利用《蝸?!匪茉斓膱A形刑警人物反映時代主旋律的同時,人物刻畫又不失真實感。但這并非意味著整部作品就毫無問題可言了,特別是在刑警形象方面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
(一)刑警形象“神化”表現(xiàn)仍有殘余
或許是受傳統(tǒng)思維影響的緣故,人們總是將刑警看為“神圣”的代名詞。電視劇《蝸?!芬惨粯樱m然在刑警角色設置上做到了飽滿生動,卻依然沒有跳出“神化”的框架?!段伵!返诙?,許詡斷言“張士雍案”不是劫持案,且綁匪是新手,之后又斷定楊宇就是綁架犯。但是許詡自始至終都沒有告訴大家是怎么推理出來的,用“直覺”一詞涵蓋所有,不免顯得有些牽強。
誠然,觀眾并不排斥聰明細心,勇猛堅韌的人物形象設置,但也是基于角色的自然性,真實性的表現(xiàn)上。如果一味的為了人物的自身升華而神化角色,這種做法不免有些極端。倘若在人物細節(jié)刻畫上多講求真實,想必刑偵劇會有一個更好的發(fā)展。
(二)不可免俗:刺眼的個人英雄主義色彩
細數(shù)自刑偵劇誕生以來的警察形象,還有一個顯著的問題就是個人英雄主義色彩過于濃重。在塑造主要刑警角色的時候,必定會著重展現(xiàn)其個人的傳奇性和崇高性,仿佛卷入了塑造主要人物就是要凸顯個人英雄主義光輝的怪潭之中。《蝸?!芬膊豢擅馑祝缰胤戈愑绿用摿硕嗝鼐膰?,卻被季白一個過肩摔撂倒在地。鏡頭大量表現(xiàn)著季白個人的勇猛果敢,卻對其他的刑警同事一個鏡頭帶過,不免有失偏頗。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個人英雄主義的彰顯,確實能夠為刑警形象平添許多傳奇色彩,但也抹殺了集體的努力,將功勞和榮耀“一人化”體現(xiàn)。
其實深入人心的刑警角色的塑造并非一定要與個人英雄主義色彩牽連起來,將眼光放長遠,多發(fā)掘人物性格,心理等方面的出彩點,融合劇情在日常中表達,不失為人物刻畫的好方法。
總之,刑偵劇倘若還墨守成規(guī)的按照早期“扁平”人物形象設定發(fā)展,無疑是自斷出路。電視劇創(chuàng)作應當清楚地認識到“圓形化”設置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優(yōu)勢,突破單一化束縛,在帶給觀眾真實飽滿的感受外,喚起他們的熱情,這也正是國內刑偵劇創(chuàng)作所亟需的。
本文來源:《視聽》:http://m.00559.cn/w/qk/9501.html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wǎng)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jīng)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jīng)“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jù)?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