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在中學歷史教學中學生經驗的利用-教學論文發(fā)表
有效的學習總是在學生已有的經驗基礎上進行的。所謂的經驗是人類自身與外部世界交流的一種積累,每個人一生中都在不斷地接受來自外部世界的刺激。一般將經驗定義為個體立足于客觀世界。建立在感官知覺上的對事物的認識和反映。學生作為獨立的個體,其經驗主要有生活經驗,學習經驗和情感經驗等,這些經驗中既有顯性的知識,也有潛性的知識。教育被視為是在學生已有的經驗基礎上,客觀世界,教師依據知識構造的經驗中的世界才能進入學生的主觀世界并成為學生經驗的一部分。學生經驗是過去學習的積累,也是新的學習的基礎和起點,也是課程能夠實施的條件和中介。“只有與學生真實生活和學習接近的經驗才能引起學生的共鳴,才能使學生產生真實的情感體驗,如果忽略這一點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就不能與自己的已有的實際經驗相聯(lián)系,就沒有自己的思想與感悟。”在教學中如何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去生成新的經驗,使我們教師研究的重點。
我從事中學歷史教學已有近二十年,在教學中利用學生經驗組織教學做了很多嘗試,下面談談自己的嘗試。
一、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去生成教學情境
在講授人教版《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第一課:祖國境內的遠古人類 我講到北京人使用天然火,結合“動腦筋”:為什么說北京人使用天然火是人類一大進步?請討論并自由發(fā)言。學生們對此很感興趣,討論后紛紛舉手發(fā)言。
學生甲:火可以把食物煮熟了吃,人就可以少生病。
學生乙:火可以照明,在夜間可以嚇跑野獸。
學生丙:冬天來了,火可以用來取暖。
……
這時學生還在補充其他同學的觀點,學習的積極性一下被點燃。我趁熱打鐵和學生一起完成這一問題。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很容易就明白“天然火的使用是人類一大進步”。所以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去生成教學情境,這里的經驗使學生的,不是教師的,更不是教師的知識。
新課程理念: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貫徹這一理念,我們在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尊重學生的經驗,讓他們在課堂上盡量充分地表現出他們的經驗,由學生主體搭建一座有生活世界通往科學世界的橋梁,而不是教師牽著學生的鼻子走。教師要想“授之以漁”就要動腦筋創(chuàng)建積極的課堂情景,就必須從學生的經驗出發(fā),認同并盡力滿足學生的基本情感和動機需求,而不是把教師自身的觀點灌輸給學生。
二、利用已有學生的學習經驗去生成新的學習
“在經驗過程中,我們不只是蹈襲既往,或等候意外事件來推動我們變化,我們利用既往的經驗造就新的,更好的經驗。”從這個觀點出發(fā),作為歷史教師如果要有效地發(fā)現和利用學生學習經驗就必須首先了解學生現有學習經驗水平及可能發(fā)展的水平;其次,教師要在課堂上即使撲捉學習契機,做到因時,因地,因人制宜。
我在講完高中歷史必修一第三單元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與發(fā)展這一內容后,考慮到學生已對西方民主政治的不同形式進行了三個課時的學習,對這一目內容有一定的了解。為了加深學生對西方民主政治的理解,我決定利用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設問引導學生探究西方代議制民主政治的不同形式,歸納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展示材料)“在現代社會中,無論是哪一個統(tǒng)治階級,只要實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了代議制,只是具體形式有所不同。在代議制機構設置上,有的資本主義國家實行兩院制,有的實行一院制。”百度網 依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西方代議制民主政治是怎樣產生的?代議制民主政治的“具體形式”又有哪些不同?試舉例說明。同學們一下子就陷入了思考,接著就議論紛紛。我看著議論得差不多了,就鼓勵他們把觀點說出來。有的同學說:“資產階級大多通過暴力革命和改革奪取政權,然后確立代議制民主政治?!蔽揖蛣菀龑В埬闩e例說明。同學們不約而同說出英、美、德、俄、日。這時,我接著問你能說出一個具體的例子?有同學說:“英國通過革命確立君主立憲制,國王逐漸統(tǒng)而不治,首相掌握行政權,立法權在議會?!薄胺▏⒚绹葒鴮嵭忻裰鞴埠椭?。”這時,我認為同學們已經對西方代議制民主有進一步的了解,那就說說相同之處。
三、 利用學生情感經驗來組織教學
俗話說:親其師,信其道。師生關系融洽,初中生是喜歡這個老師就喜歡他所教學的學科,這個學科就可能成為他的優(yōu)秀學科。記得剛接手初三(4)班歷史課時,我上第一節(jié)課就發(fā)現一個男生沒有課本,問其原因,新書剛發(fā)下來就丟了。在上課時我觀察到丟書的男生坐不住,東張西望,我就批評他幾句,他還有抵觸情緒。課后我冷靜地想一想,并向班主任了解該生情況。我主動把自己的上一年教本送給他,并鼓勵他認真學習,即使考不上高中,上中專或技校學技能也是出路。從此以后這個學生上課認真聽課,作業(yè)也能按時完成。師生關系融洽,學生們喜愛這位老師,進而喜歡他所講授的功課?!爸卟蝗绾弥撸弥卟蝗鐦分摺?。有人給師生關系進行了比喻,同樣的班級即相同的教學條件,相同的教育對象,一定的師生配置,有的能產生較強的教育能量,教育效果明顯。有的卻相反,教師疲憊,學生厭學。
新的高中歷史教科書按模塊編寫,有的學習內容對高中學生來說很難,學習枯燥。學生在心理上有抵觸情緒。良好的師生關系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減弱或消除學生的畏難情緒。這也是利用學生的情感經驗來為教學服務。
中學歷史課程中學生經驗的利用中,教師是一個關鍵的主導者。如果每位教師都能結合學生實際和教學內容,利用各種方式挖掘學生的各種經驗,學生學得輕松,教師也有發(fā)展。當然這種開發(fā)和利用需要注意幾點:
第一,教師的角色地位。在歷史教學中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知識的領路人,教師不僅是學生經驗開發(fā)和利用者,也是未來學生經驗的培養(yǎng)者。
第二,利用學生經驗需要遵循學生資源的特點,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中學生的經驗有的對教學組織有積極作用,有的有消極作用,要區(qū)別對待。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