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詩文新讀——文學論文
縱觀陶淵明詩文的解讀現(xiàn)狀,關注點多是其詩文成就、思想內涵、藝術特色、人格境界等方面,而詩文中所體現(xiàn)的詩人生存境遇、生存態(tài)度和存在范式往往被忽略。實則,陶淵明詩文的價值不僅在不同的視角和層面豐富著對桃花源這一理想國的探索和追求,更是其沖破了孔子“謀道不謀食”的局限,“轉欲志長勤”從而開辟了“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之外第三條路徑——在勞動中在實現(xiàn)個體生命價值、探尋人格獨立、尋求人類存在的終極意義的存在范式的寫照。
一、“人生若寄”的生存境遇
陶淵明生于官宦世家,在“伊勛伊德”的操持和“游好在《六經(jīng)》”的熏陶下,有“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騫翩思遠渚”(《雜詩》)及“少壯時且厲,撫劍獨游行。誰言行游近,張掖至幽州”的豪情壯志(《止酒》)?!陡惺坎挥鲑x》中“原百行之彼貴,莫為善之可娛。奉上天之成命,師圣人之遺書。發(fā)忠孝于君親,生信義于鄉(xiāng)里”,抒發(fā)的人生理想同樣是基于儒家追求的積極人世。陶淵明幾次出仕,其間雖有生計所迫,但“大濟蒼生”的追求、立志為國為民做一番事業(yè)是其根本。陶淵明以“大濟天下”之志出仕,因“口腹自役”、“危機交困”而在仕隱之間徘徊。雖有“欲仕則仕,不以求之為嫌;欲隱則隱,不以隱之為高”的豁達,其間抉擇亦滿是“人生若寄,憔悴有時,靜言孔念,中心悵而”(《榮木》)的艱難。但他最終仍選擇了“寧固窮以濟意,不委曲而累己”(《感士不遇賦》)。陶淵明歸隱后的物質生活并非悠然自得,常呈現(xiàn)出“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讀山海經(jīng)十三首》,其十)的精神姿態(tài)。
陶淵明對理想人格的追求是逼真和現(xiàn)實的,他始終以“愛人”之心融化世間不和諧的因子,并且凝結成詩,化成對真情的追求:“行行循歸路,計日望舊居。一欣侍溫顏,再喜見友于。”(《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于規(guī)林》)是漂泊游子時時翹首回家路,日日計算歸家時的渴盼和欣喜;“愛從靡識,撫髻相成”、“死如有知,相見篙里”(《祭程氏妹文》)是天人永隔、此生難再的哀痛和傷懷;“情惻側以摧心,淚愍愍而盈眼”(《祭從弟敬遠文》)是發(fā)自肺腑、熱淚盈眶的傷痛和苦楚。此三處皆從細處著筆,句句肺腑,字字真情,感情至真至切?!睹印?、《與子儼等疏》更表達了一個父親對子女的留戀之情?!锻T啤吩姺磸鸵鞒加H念友之情,也足見他對朋友思念之真切。在《讀史述九章》《管鮑》篇中以“奇情雙亮,令名俱完”贊美管仲與鮑叔牙之間的真摯友情;以“知人為易,相知實難,淡美初交,利乖歲寒”抒發(fā)對當時友情淺薄的感慨、對真正知己的向往。陶淵明的擇友不以對方身份地位為標準,他的朋友中有“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農務各自歸,閑暇輒相思。相思則披衣,言笑無厭時”(《移居二首》其一)的農夫;有“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移居二首》其二)的素心人;還有“談諧無俗調”的江州官僚。這種淡化功利目的的真摯友情讓他的生活變得豐富而充實。陶淵明所作贈答詩皆以真摯的感情、家常的內容、雋永的意味、平緩的語調表達對朋友的思念?!洞瘕媴④姟罚骸跋嘀伪嘏f,傾蓋定前言。有客賞我趣,每每顧林園。談諧無俗調,所說圣人篇?;蛴袛?shù)斗酒,閑飲自歡然。我實幽居士,無復東西緣。物新人惟舊,弱毫多所宣。情通萬里外,形跡滯江山。君其愛體素,來會在何年?!痹娎镉袣g聚的追憶,有離別的感傷,有殷勤的叮嚀……語重而情深,真率而誠摯。
元好問稱陶詩有“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的境界實為其經(jīng)歷了仕與隱的痛苦掙扎,在喧囂的塵世留下一片心靈的凈土,“在這樣的精神獨往中實現(xiàn)了整個生命的平淡沖和、極為超脫的選擇?!?#402;“日常生活審美化”是對陶淵明生存境遇的最好界定。
二、“轉志長勤”的生活態(tài)度
陶淵明從年輕時大懷“濟蒼生”之志,到一人仕途“覺今是而昨非”,直到他“轉志長勤”、躬耕山林并構想出“桃花源”這一圣境,詩人的焦灼方得以平息。但事實呢?
孔子在《論語•衛(wèi)靈公》有“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的論斷之后,“謀道”與“謀食”便引起了諸多的誤讀。宋明理學家大講道德生命之宏論卻掩蓋了吃飯謀生的重要性。陶淵明在自己的人生實踐中認識到此提法的偏頗,在《勸農》詩里委婉地批評孔子不問耕耘、董仲舒不理園事的態(tài)度,說“民生在勤,勤則不匾”。在“謀道”與“謀食”、“憂道”與“憂貧”上,陶淵明采取了一種非常實際的態(tài)度:“擁孤襟以畢歲,謝良價于朝市。”他“竟抱固窮志,饑寒飽所更?!保ā讹嬀贫住?,其十六)嘆息“羲農去我久,舉世少復真。”(《飲酒二十首》,其二十)至于《歸園田居五首》其二的關心“桑麻日己長”,又“常恐霜霞至,零落同草莽”至《歸園田居五首》其三的“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到《庚戌歲九月中于西天獲早稻》的感慨“田家豈不苦,弗獲辭此難”中足見陶淵明既有“謀道”、“憂道”的高曠襟懷,也有著“謀食”、“憂貧”的樸素本色。難能可貴的是,始終堅定不移地把歸隱之后的生活理想、人生道路落實在躬耕自資的行動上。長期的躬耕勞動,詩人將自己的本質力量灌注到田園之中,“把個人的歡樂沉浸在男耕女織的自然狀態(tài)之中了,他是借著耕織延長屬于他個人的自然生命,”④其生命個體也從田園勞動、田園景色、農人往來中反觀自我,領略自我,在勞動中尋找到了人格棲息的“桃花源”。
更進一步說,正是長期的置身田園并勞作其中,讓陶淵明有了相對的勞動剩余,即在勞動的基礎上提供了思想的自由維度,勞作的疲憊,豐收的喜悅以及勞動過程本身都會讓詩人有足夠廣闊,更為深廣的思維空間,“正因為他有了以往文人所不曾經(jīng)歷過的田園生活,并且參加了‘躬耕’的實際勞動,遂使得他的詩也有了當時文人不同的新鮮真實的內容。”⑤
三、“怡然自樂”的存在范式
陶淵明的一生是充滿失意苦楚、孤獨悲傷的但也滿有對理想的寄托?,F(xiàn)實勞動對黑暗的現(xiàn)實以實質性的對抗,生理的疲勞以告慰和緩釋心靈的苦楚。更進一步指出,詩人在勞動中找到創(chuàng)造美的契機,尋找到了人格棲息的桃花源。
陶淵明的名字之所以千百年來家喻戶曉與《桃花源記》有著重要的關聯(lián)。單純從作品本身來說,“桃花源”無疑是詩人對理想生活場景及心靈棲息之所的構想。這里有老子小國寡民的恬靜,有儒家小康社會的逸樂,更有自己隱居勞作的體悟?!疤一ㄔ础眱扔小巴恋仄綍?,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其間對“秋熟靡王稅”的追求也道出了千百年來,農人對自食其力,不受剝削自由生存的企慕。當然陶淵明自身,也正是因受夠現(xiàn)實生活中君王役使,官吏傾軋,追名逐利物欲橫流的官場生活,才轉而向往人們自食其力,各自相安和諧相處的社會圖景。從另一層面來看“桃花源”便又有幾分心酸。一者,“桃花源”只是心象,只是詩人在田園勞動基礎上的“烏托邦”,于現(xiàn)實生活是難以實現(xiàn)的;再者,“桃花源”的生存狀態(tài)不切合歷史的實際,它做的回歸運動也是不符合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然而可貴之處就是詩人在自耕自食的勞動基礎上構想的生活圖景,并且提出了不要剝削壓迫,人們自食其力和諧相處的生存愿望。
文化發(fā)展的歷史表明,人們所向往和追求的“桃花源”已經(jīng)成為生存理想的一種文化符號。在桃花源表層的感性形象背后,潛存著極為深刻的理性內涵,即是把“桃花源”作為一種被抽象了的社會形態(tài)、濃縮了的社會模型。“桃花源”表達了陶淵明和所有受苦難的人們對壓迫人、剝削人的社會現(xiàn)實的不滿,對生活和諧的向往;她撩撥千百年來所有人的心弦,激起無數(shù)的文士對“桃花源”式生活方式的追求和膜拜?!疤一ㄔ础币病俺蔀榻?jīng)久不衰的文學話題,進而成為以耕織為觀照對象的理想國。
通過陶淵明詩文的解讀,我們看到了陶淵明偉大的詩人氣質,更體認了陶淵明對理想生存范式的執(zhí)著的探索勇氣和其“任真”的生存范式。
注釋:
布留爾:《原始思維》,丁由譯,商務印書館1985年版, 第165頁。
‚卡希爾:《符號深化文化》,李小兵譯,東方出版社1988年版,第138頁。
ƒ郭平:《古琴叢談》,山東畫報出版社2006年版,第70頁。
④張強:《桑文化原論》,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62頁。
⑤王瑤:《中國文學史論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92頁。
欄目分類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wǎng)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jīng)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jīng)“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jù)?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