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文學中運河的貨運情況
運河最主要的功能是官方貨運,尤其是大宗的糧食和食鹽,當然也有商賈來往各地進行貨物買賣。這兩方面共同構成了運河貨運實現(xiàn)的基礎。
1. 軍運漕糧
明代漕糧運輸主要是軍運,即農(nóng)民將糧食運到長法對岸,兌付給運軍,運軍再順運河北上。這一運輸方式在《明史·食貨志》中有明確說明。在凌蒙初的《初刻拍案驚奇》中有這樣一段情節(jié):蘇州王生行船至常州時聽到別人說無數(shù)糧船都擠在“丹陽路”,這正是江南農(nóng)民正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向江北的運軍交納糧食。書中說從青陽鋪到靈口一路被堵得是“水泄不通”,可見農(nóng)戶納糧的艱難。還有如馮夢龍《醒世恒言》卷二十有一段描寫,說蘇州王員外因田產(chǎn)多,本想用白糧解戶押糧上京,但擔心事情辦不妥貼,就親自前往,并順帶一些蘇州玉器,即所謂“附載土宜”,以備在京買賣。到了清代,漕運規(guī)例仍然沿襲了明代舊制。清代運糧船只回空時既可以捎帶貨物,也可以載人。
2.商賈販運
明清兩朝,運河運輸已極為發(fā)達。除軍運漕糧外,還有許多商賈通過運河來往生意,貨運物流。
明代文學中,《金瓶梅》所寫到的故事發(fā)生地——清河,即處于運河的中段,長江南北客商來來往往,行貨販運,經(jīng)濟面貌極為發(fā)達。如第二十回寫到丁二官人由杭州出發(fā)到清河販運絲綢絹帛,而最便捷的路就是順運河北上。還如第二十五回從鹽商王四峰因事入獄,拿銀兩千兩行賄蔡京,從如此大的行賄金額可推知,其販運私鹽行取之多,銷量之大。再如第三十三回寫到湖州商人何官兒由湖州販運絲帛至清河,其必取運河為行方便,在杭州、嘉興、胡州這些產(chǎn)絲的重要基地也同時是水港交通左右勾連,內(nèi)外交錯,周流無滯,即使驅馬而行,也必是幾里一橋。此外,還有《醒世恒言》和《初刻拍案驚奇》中的篇章詳細地寫到了運河貨運情況。水上貨運在明代已經(jīng)十分發(fā)達,水上交通也極為便利,已成為江南江北商人商賈活動的主要貨運方式。
清代文學中,《儒林外史》和《醒世姻緣傳》中也提到了運河的貨運情況。前者第二十四回中寫了南京水運貨流的繁盛,其貨物吞吐之多,交易量之大,已是十分可觀,行至此處的貨物,或來自江南運河,或來自淮揚運河,或是從長江上游而來,這反映了清代水運不亞于明代的昌盛。后者第三十三回寫到書生水運銷書的情況,其在蘇杭地區(qū)買了書,附船而行,北上行銷,且路上也不必擔心橫征稅錢。
綜上,明清大運河的水上交通已極為發(fā)達,南北、東西貨運十分昌盛,在這其中,糧食和食鹽是運輸大宗,再次才是商賈們的水路販運。這里需要再提一下的是,在水運過程中,貨主極為歡喜有官員乘船,或者依附官船而行,這主要與水運稅錢有關,有官員搭船,即可借其名號而免去課稅?!毒劳ㄑ浴返谑痪砑从刑峒?。總之,四通八達的運河交通打破了封閉的小農(nóng)經(jīng)濟,推動了商品的交流,文化的傳播和技術的進步。明清文學中涉及到的運河文化,多是以背景式的形式出現(xiàn),但它也豐富了人物的活動形式,擴大了小說的空間視域,使讀者可以通過小說中的描寫來認識當時社會的生活狀態(tài)。
欄目分類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nèi)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wǎng)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jīng)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jīng)“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jù)?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