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中文核心 > 正文

《戲劇文學》雜志 月刊 文學類戲劇類中文核心期刊(2017版)

作者:中州期刊聯(lián)盟來源:m.00559.cn日期:2018-11-15人氣:4768

戲劇文學是由吉林省文化廳主管、吉林省藝術研究院主辦的學術月刊,是吉林省惟一的戲劇專業(yè)期刊。多年來,作為吉林省戲劇創(chuàng)作的園地和理論建設的平臺,為我省培養(yǎng)了大量的創(chuàng)作和理論、評論人才;同時,在戲劇演出市場普遍不景氣的大背景下,《戲劇文學》作為在業(yè)界頗具影響力的全國核心期刊,為我省的戲劇發(fā)展搭建了對外交流與展示的平臺,成為吉林文化的品牌和名片。


基本信息:

刊名:戲劇文學《戲劇文學》

Drama Literature

曾用刊名:戲劇創(chuàng)作

主辦:吉林省藝術研究院

周期:月刊

出版地:吉林省長春市

語種:中文

開本:16開

ISSN:1008-0007

CN:22-1033/I

郵發(fā)代號:12-51


歷史沿革:

曾用刊名:戲劇創(chuàng)作

現(xiàn)用刊名:戲劇文學

創(chuàng)刊時間:197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7)

中文核心期刊(2014)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戲劇文學》是由吉林省文化廳主管、吉林省藝術研究院主辦的學術月刊,是吉林省惟一的戲劇專業(yè)期刊。多年來,作為吉林省戲劇創(chuàng)作的園地和理論建設的平臺,為我省培養(yǎng)了大量的創(chuàng)作和理論、評論人才;同時,在戲劇演出市場普遍不景氣的大背景下,《戲劇文學》作為在業(yè)界頗具影響力的全國核心期刊,為我省的戲劇發(fā)展搭建了對外交流與展示的平臺,成為吉林文化的品牌和名片。

《戲劇文學》的前身為《戲劇創(chuàng)作》,創(chuàng)刊于1978年,創(chuàng)刊的當年只出版了一期,后為雙月刊,內部發(fā)行。1985起公開發(fā)行。

1987年更名為《戲劇文學》,由雙月刊改為月刊,調整了版面,增加了理論欄目,在為本省培養(yǎng)人才的同時,理論版開始面向組稿,發(fā)表了一系列在全國產生重要影響的文章。多年來,《戲劇文學》伴隨著改革開放一路走來,薪火相傳、默默奉獻,發(fā)表大小劇本1200多部,理論評論文章2800多篇。

在各級領導的關懷支持下,《戲劇文學》的質量不斷提高,影響不斷擴大,曹禺、郭漢城、余秋雨等國內著名戲劇前輩、理論家和文化名人都曾為本刊撰文;大量作品獲得“五個一工程”獎、文化部“文華大獎”、中國戲劇獎等國家級獎項或省部級獎項,多篇文章被《新華文摘》、《人大報刊復印資料》、《讀者》等權威雜志轉載。 《戲劇文學》已躋身于吉林省一級期刊、 田漢戲劇獎優(yōu)秀期刊、中國期刊數(shù)據(jù)庫全文收錄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藝術類)。特別是在2008年重新評定的全國藝術類核心期刊中,《戲劇文學》在與國家級期刊競爭中排名第6,成為在全國戲劇界和同類期刊中頗具影響力的雜志。

今后,《戲劇文學》在各級領導的關懷與支持下,將繼續(xù)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和科學發(fā)展觀重要思想為指導,一方面繼續(xù)承擔扶植我省戲劇創(chuàng)作和理論隊伍建設的任務,以促進我省戲劇事業(yè)的發(fā)展;一方面進一步提高辦刊質量,繼續(xù)擴大《戲劇文學》在全國業(yè)界的品牌影響,保持和提升《戲劇文學》作為全國核心期刊的領先地位。


主要欄目:

1、新時期戲劇三十年回眸:改革開放三十年是中國社會發(fā)生歷史性轉折的重要時期,也是中國戲劇發(fā)生深刻變化的三十年。這一時期的戲劇,從創(chuàng)作、舞臺呈現(xiàn)到理論、評論,都為今天乃至后世的研究留下極具歷史價值的拓片。本刊之所以選擇在2009年開設這一欄目,是希望作者能夠沉下心來,從縱向梳理到局部探微等多個側面對這一時期的戲劇做當代視角下的深度思考。

2、東北二人轉文化研究:關注和探討東北二人轉的創(chuàng)作、演出、評論以及歷史、現(xiàn)狀、未來的研究。2011年設立,著名東北二人轉劇作家、理論家王肯親筆題詞。

3、中國戲劇現(xiàn)狀論壇:關注和探討中國戲劇在創(chuàng)作、批評、理論研究等領域的現(xiàn)狀和問題一直是本刊理論版的重要特色。本欄文章注重對當下戲劇現(xiàn)象的深層思考,強調實證性與學理性并重。

4、第三只眼看戲?。弘S著人類視野的拓寬和視點的改變,我們希冀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本欄意在打破凝固的思維定勢,推出新鮮、獨到的理論發(fā)現(xiàn),展示有價值、有深度的研究成果,哪怕這些文字只在某一點上能走進前人足跡未到的地方。

5、經典重讀:拂去由于歷史或人為因素對經典之作的曲解與誤讀,還經典作品以本來面目,以真誠的感受和審美的理解力,同創(chuàng)作出這些經典作品的大師們做生命與生命之間的對話。

6、劇本新作:主要發(fā)表各種題材、體裁和不同風格的劇本(包括話劇、戲曲、音樂劇、小劇場戲劇及小品、二人轉等)。作品提倡思想性、文學性與演出性并重,力求有品位、有追求,有對生活獨特的發(fā)現(xiàn)。

7、傳統(tǒng)脈動:我們對創(chuàng)新意識的呼喚,并不意味著傳統(tǒng)將成為昨夜星晨;我們追求形式上的出新,并不表明我們會舍棄傳統(tǒng)藝術形式中的成功經驗。我們希望將一切有價值的東西發(fā)揚光大。

8、深度批評:以精當、透辟的筆觸和誠懇的文風,對當下的創(chuàng)作和演出進行實實在在的評析,歡迎以嚴肅的批評精神與創(chuàng)作對話。

9、探索·爭鳴:有探索才有發(fā)展,有爭鳴才有繁榮。本欄目將為戲劇人提供一個藝術上大膽探索、自由爭鳴的空間。歡迎以坦誠的心態(tài)交流各自不同的藝術見解。

10、創(chuàng)作圓桌:本欄文章可從宏觀把握,諸如對創(chuàng)作傾向、戲劇觀等問題的深層探討;亦可作微觀操作,諸如對文本、舞臺呈現(xiàn)的評頭品足,或對創(chuàng)作經驗的挖掘、分析。

11、理論縱橫:推出戲劇理論研究的新成果,注重較高的學術價值和較強的理論色彩。另外,我看我思、國外戲劇博覽、舞臺研究、本省話題、影視話語等大家熟悉的欄目在2009年的版面中仍占有一定的位置。


投稿須知:

1、凡向本刊投稿,除譯作者另有聲明外,本刊擁有相關出版物上刊發(fā)的權利,并擁有除紙質方式外以其他方式出版之權利。投稿三個月后未得到本刊通知的,可另行他投。限于本刊人力和經費,來稿一律不退,請自留底稿。
2、來稿請寫明詳細通信地址、郵編、電郵、電話和手機等信息,文后注明工作單位及職稱。
3、譯文一律附上原文(電子稿或另寄復印件),注明原文出處及首次發(fā)表或出版時間。除小語種外,不轉譯。
4、請勿一稿兩投。


錄用文章題目:

英國劇作家托馬斯·米德爾頓 邵雪萍;2

溫暖、自信、謙遜、堅定——記我所認知的張曼君導演 邢辛;4-7

浪漫精神 詩意情懷——我看張曼君導演的舞臺導演藝術 修巖;8-11

從渴盼到憧憬——簡述與張曼君導演合作評劇《母親》的經過與體會 王亞勛;12-15

擁抱敘事與想象相互融通的藝術追求——談張曼君導戲的靈動思維 薛若琳;16-18

意趣神色——淺談張曼君導演的舞蹈精神 周育德;19-22

膽略和智慧——秦腔《王貴與李香香》觀摩隨筆 汪人元;23-26

張曼君的“心氣” 劉玉琴;27-32

新世紀戲曲的出發(fā)點,重拾中國戲曲的源頭經驗——兼論張曼君導演藝術的非文本敘述方式 單躍進;33-37

用“發(fā)現(xiàn)”的眼光審視經典——以上海歌劇院新版《阿依達》為例 秦春風;38-41

英國戲劇《蜜糖的滋味》的文本獨創(chuàng)性 劉柳;42-45

解析話劇《獨自溫暖》投射的社會現(xiàn)實 褚喜之;46-49

從《原野》看話劇的戲劇性表達 陳乃嘉;50-54

“意識流”舞臺劇《行者無疆》:中國戲劇文化的“藝術鑿空之旅” 魏瀟瀟;55-59

從上海昆劇團全本《長生殿》談藝術傳承與延續(xù) 何云;60-63

魏明倫劇作現(xiàn)代性表現(xiàn)及成因論析 鐘媛媛;劉敘武;64-72

桂劇表演藝術理論體系探析——基于桂劇藝訣的剖析 朱江勇;73-77

《牟尼合》中科舉描寫的教育意義 伏濤;張麗紅;78-86

瀕危劇種“三位一體”保護對劇種保護模式的重構研究 趙峰;87-91

原型批評視角下葉芝戲劇中神秘思想探析——以女性角色為例 惠凱赟;92-95

英雄祛魅與靈魂重塑——話劇《我們的荊軻》的精神分析學解讀 趙丹;96-100

用新媒體藝術點亮滿族新城戲的舞臺——以《鐵血女真》《洪皓》為例 王悅;鄒慧俐;郝連科;101-105

論莆仙戲《鄭元和》對李娃故事的另一種解讀 莊清華;106-113

文化記憶視角下華裔劇作家黃哲倫的身份建構 蘇芹;114-120

音樂劇《伊麗莎白-愛與死之輪舞》人物淺析 黎明輝;121-124

當觀眾成為演員、戲劇成為游戲:評析互動探案劇《第六度(The 6th Degree)》 劉莉;125-129

地域文化在吉林地方戲劇舞臺美術創(chuàng)作中的運用 洪利標;130-133

非遺視角下南陽大調曲子的發(fā)展困境與搶救性傳承 胡貞宇;134-139

戲劇服裝設計中色彩要素的時代要求與價值追求 周大鵬;140-145

楊小樓兩部愛國新戲首次亮相津城 楊秀玲;146-149

“偽滿洲國”戲劇服飾設計研究 周宏蕊;霍楷;150-154

頂上功夫——《理發(fā)店編年史》 吳秀龍;155-160

話劇《二馬》 曹志剛;161

話劇《二馬》 方旭;郭奕雯;162

網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