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社會歷史研究法視域下查理周刊事件的思考

作者:劉 陶來源:《視聽》日期:2015-10-22人氣:918

法國當?shù)貢r間1月7日,位于巴黎的查理周刊總部遭受到兩名蒙面槍手瘋狂襲擊,當場造成10名雜志社工作人員、2名警察死亡。事件并未以雜志社遇襲而結束,8日上午,嫌犯在巴黎當街射殺一名女警和一名清潔工。9日下午,嫌犯在一家猶太超市被擊斃,4名人質死亡。

查理周刊遇襲后引起了法國乃至世界的震驚,歐洲數(shù)百萬民眾掀起游行,高呼“我是查理”“我們是查理”口號,表達對極端組織的憤怒。事件過后人們痛定思痛,希望能夠分析事件的原因,汲取教訓。然而,在多地演化出了反穆斯林的行為,由一個極端走向另外一個極端,矛盾雙方的關系進一步激化。

查理周刊遇襲絕不是簡單的暴恐行為,更是涉及到歷史、政治、民族的事件。而社會歷史研究法在文學研究視域尤為強調種族、環(huán)境、時代這三個要素,對于該事件的分析具有很強的契合性。本文試圖從社會歷史研究法代表人物丹納的三元素說對事件進行簡要分析。

丹納思想深受自然科學影響,將達爾文進化論精神引入社會科學,并從哲學家黑格爾、社會學家孔德思想延伸發(fā)展,在《藝術哲學》中提出了“種族、時代、環(huán)境”三元素說。種族、環(huán)境、時代等三個因素在精神文化的發(fā)展中是相互促進、相互制約關系,并認為在三個因素中,種族是“內部動力”,環(huán)境是“ 外部壓力”,時代則是“后天動力”。

種族要素是指種族特性,它來源于天生的遺傳性,是一個種族區(qū)別于其他種族的獨有特性,這是一種不會隨著時代環(huán)境的發(fā)展變化而改變的原始印記。丹納認為,種族特性是一個民族的原始模型的巨大標志,是一個民族特有的生命力量或原始沖動,是第一性的不變的印痕,它隱藏在這個種族的變化著的語言、宗教、文學和哲學之中。雖然時過境遷,我們仍然可以透過時代所給予這個種族的第二性的印痕下面,去發(fā)現(xiàn)種族自身的“血統(tǒng)和智力的共同點”,正因如此,種族才得以延續(xù),文化傳統(tǒng)才得以保存。

法國的少數(shù)族群有世居及移民兩類。世居民族,如布列塔尼人、巴斯克人、科西嘉人;移民民族,如阿拉伯人、黑人和亞裔移民等,據粗略估計,法國少數(shù)族裔移民大約占據全國總人口的15%。盡管他們在公民意義上而言是法國人,但至今仍沒有真正地融入法國社會。尤其是穆斯林和黑人族裔,盡管他們的法國認同較高,但在法國社會中存在著相當?shù)谋慌懦飧?。雖然法國堅持世俗化這一方針,并不因族裔身份的不同而拒絕給予公民身份,但是民族間的差別依舊存在著。經過半個多世紀的融合,法國穆斯林人數(shù)已經超過六百萬,這些穆斯林移民在外在上與其他民族似乎無異,同樣講著法語,同樣的衣著,同樣的工作,但是他們的思想依舊保持著穆斯林傳統(tǒng)。在這些人群中青年占三分之一,他們信仰伊斯蘭,生活方式上并不接受西方的改造,以伊斯蘭的傳統(tǒng)體制組織活動。但當出現(xiàn)意識形態(tài)上的差別,法國的穆斯林還是很難與當?shù)仄渌褡暹_成共識。查理周刊不斷刊登侮辱穆斯林先知穆罕穆德的漫畫,招致穆斯林群體的極度憤恨是可以預知的。

丹納提出的環(huán)境要素,既指地理、氣候等自然環(huán)境,也指社會文化觀念、思潮制度等社會環(huán)境。丹納認為不僅藝術作品是從屬于作者,藝術家也同樣隸屬于某藝術宗派或藝術家家族,而藝術宗派則屬于它周圍的趣味和與它相一致的社會。同樣,種族、個人也不是孤立的,也要受到自然和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依據丹納的理論,民由于地理環(huán)境,氣候的不同、地域的生活習性的多方面差異將影響種族的性格。

法國正處于這樣的多民族、多元文化碰撞的環(huán)境中心。法國堅持將各種民族習俗世俗化,力圖構建多元文化民族共存的大法蘭西共和國。2010年,法國通過了禁止在公共場所穿戴遮擋面部衣物的法案,其主要的針對對象實際上是穆斯林婦女的罩袍。對于罩袍的反對,與其說是一些觀點所認為的法國反伊斯蘭教,毋寧說是法國奉行世俗化這一價值觀。但是,這一系列舉措被歪曲地理解為對穆斯林群體的攻擊。除此之外,各種對穆斯林群體的歧視侮辱都屢見不鮮。

查理周刊事件發(fā)生后,歐洲媒體將該事件定義為“對民主的挑釁”“對自由的襲擊”,在“維護新聞自由”的口號下將查理周刊屢次侮辱伊斯蘭先知的事實掩蓋。誠然,言論并不致死,一家雜志社僅僅因為政見不同遭到殘暴屠殺是徹頭徹尾的恐怖主義,但是新聞自由的底線在何處依舊是現(xiàn)今法國乃至整個世界都應探討的話題。

丹納所謂的時代,內容較為廣泛,包括精神文化、社會制度、政治經濟狀況等,這些因素影響當時的時代精神和風俗習慣,形成一個時代獨有的“精神的氣候”。丹納所提出的時代要素較為宏觀,并且與種族、環(huán)境有著密切關系。

丹納所提出的時代要素,正契合了當今全球一體化、文化多元化的時代背景。然而,在全球化的時代大背景下,地緣空間的有限化正是這個時代的矛盾。這個時代正在上演著民族、文化的大融合、大碰撞,各種文化要素打破原有隔離封閉的環(huán)境下勢必也會產生激烈的碰撞,查理周刊事件正是這種反應的極端表現(xiàn)形式。在法國,早在2005年就出現(xiàn)過移民因社會民生問題引發(fā)的騷亂,除此之外,文化宗教引發(fā)沖突事件也日益嚴重。查理周刊以一切事物皆可嘲諷,拋棄一切價值,而這正是新聞自由、文化自由的體現(xiàn);在法國的穆斯林恪守伊斯蘭傳統(tǒng),崇尚先知的無上尊嚴。對于查理周刊事件,我們必須進行分辨,查理周刊并不能代表整個媒體,它的主張也不是人人贊同,它只是所謂“自由”的極端;而制造慘案,屠戮生靈的是有預謀的極端組織,它并不能代表整個穆斯林,它只是極端的恐怖主義。而事件的受害者卻是整個社會:極端分子的所作所為對伊斯蘭教的傷害要比那些漫畫家大得多,查理周刊對法國社會的傷害也要比恐怖分子大得多。媒體的責任是彌合社會裂痕,而非撕裂社會;宗教的磨練是寬容和忍耐,而非以暴制暴。

丹納認為在種族、環(huán)境、時代三個因素中,種族因素是內部根源,環(huán)境是外部壓力,時代則是后天的推動力量,正是這三者的相互作用,影響和制約著包括文學藝術在內的精神文化的發(fā)展及其走向。多民族、多移民構成的國度、“言論自由”“以暴制暴”、文化多元地域有限契合了丹納社會歷史學的種族、環(huán)境、時代的三個因素。查理周刊血的教訓正在警示著后人,如何在民族問題上實現(xiàn)包容、如何在話語權上實現(xiàn)諒解,值得我們進一步深思與探討。

本文來源:http://m.00559.cn/w/xf/9501.html 視聽

網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